曾國藩是清朝末期的第一名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尊官場偶像,他的赫赫戰(zhàn)功和嚴以律己的精神,對后世學者和政治家產生了深刻而又深遠的影響。目前,關于曾國藩的專著已經很多,曾國藩的形象越來越鮮明,越來越接近于歷史真相。但是,就曾國藩的官場權術和為官思想來說,至今還沒有一本象樣的專著,本書正是要填補這一空白,系統(tǒng)地探討曾國藩的為官思想和官場生涯。曾國藩從少年得志到官運享通,他的個人素質和時代背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轉戰(zhàn)疆場時,他一方面要與太平軍做戰(zhàn),還要一方面對付來自朝廷的猜忌與懷疑,任何一方面處理不好都可能殺身取禍。由于曾國藩完美地處理好了這兩件事,才終于能夠鎮(zhèn)壓了太平天國。然而,功成之后清廷的猜忌更甚,完全靠了他的奇計巧謀和小心謹慎才全身而退。雖然晚景凄涼、抑郁而亡卻仍然完整地實現(xiàn)了中國人“善始善終”的傳統(tǒng)思想。“做官難,做大官更難”,從曾國藩的一生可以看出這一點。曾國藩的做官藝術無論在和平時期和戰(zhàn)亂時期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從本書里,讀者可以了解到曾國藩的做官藝術和為官思想的精髓,從律己、忍讓、選賢任能、審時度勢等多個方面學到做官的具體可行的方法,了解一個善于做官的人在各種復雜的形勢下所應該采取的立場、手段,從而更好地做清官,審時度勢,嚴以律己,更好地做好官。毛澤東、蔣介石曾以曾國藩備加贊賞,孫中山、章太炎則貶斥曾國藩是“漢奸”、“賣國賊”,后來毀譽相差如此之大,使曾國藩成為一個頗有爭議的“謎”一樣的人物。目錄:第一章“譽之為圣相,讞之為元兇”一、毛澤東“予于近人,獨服曾文正”二、蔣介石說:曾氏足為吾人之師資矣三、“中國近代之父”四、《曾國藩家書》影響深遠第二章造就一代名臣的堅實根基一、特定的時代背景二、特殊的家庭背景三、少年得志點翰林四、良師益友的砥礪第三章京城為官,背靠大樹好乘涼一、京官十年連升十級的奇跡二、偷偷物色事業(yè)上的伙伴三、冒死上書顯示耿耿忠心第四章疆場為官,“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一、曾國藩的第二戰(zhàn)線二、打脫牙,和血吞之三、四次自殺未遂第五章為帥思想,“名正則言順,言順則事成”一、殺人如剃頭的理論基礎二、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三、一紙檄文百萬兵第六章功高震主,全身而退的藝術一、大清朝權勢最大的漢人二、東南半壁無主,老師豈有意乎?三、功成之時如坐火藥桶四、裁撤湘軍以釋清廷之疑五、與左宗棠失和內幕六、軍可裁,官不可不做七、刊行《家書》表白心跡第七章晚年不得志,抑郁而亡身一、剿捻之時曾國藩無兵可用二、“天津教案”使其聲望一落千丈三、李鴻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四、頑強的癬病伴他直到死去第八章人材濟濟的曾氏幕府一、曾氏幕府概況二、曾氏評眾僚客三、曾國藩與胡林翼第九章人性品格與做官一、志當存高遠二、求過與自律三、待人謙恕自抑四、“拙誠”、“堅忍”五、“一生不愛錢”六、個性的發(fā)展與形式七、人格與做官第十章偽善的曾國藩一、“好殺”的曾國藩二、湘軍“兵不如匪”三、為什么非殺李秀成不可?四、登峰造極的暴行五、違朝廷禁律私下納妾六、禮多必詐與好名必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