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多媒體的關鍵技術:數據壓縮
第一章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
1.1 多媒體計算機的定義. 分類及其發(fā)展趨勢
1. 1. 1 利用多媒體是計算機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1. 1. 2 多媒體計算機的定義和分類
1. 2 多媒體技術促進了通信. 娛樂和計算機的融合
1. 2. 1 多媒體技術是解決常規(guī)電視數字化及高清晰度電視(HDTV)切實可行的方案
1. 2. 2 用多媒體技術制作V-CD及影視音響卡
1. 2. 3 個人信息通信中心(PIC——Person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entre)
1. 3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
1. 3. 1 多媒體數據庫
1. 3. 2 多媒體通信
1. 3. 3 多媒體創(chuàng)作工具及其應用
1. 3. 4 多媒體計算機的發(fā)展趨勢
第二章 多媒體數據壓縮的基本技術
2. 1 多媒體數據壓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 2 統(tǒng)計編碼
2. 2. 1 統(tǒng)計編碼原理
2. 2. 2 霍夫曼(Huffman)編碼
2. 2. 3 算術編碼
2. 2. 4 行程編碼(RLC)
2. 3 預測編碼
2. 3. 1 預測編碼的基本原理
2. 3. 2 DPCM的基本原理
2. 3. 3 最佳線性預測
2. 3. 4 自適應預測編碼
2. 4 變換編碼
2. 4. 1 變換編碼的基本原理
2. 4. 2 最佳的正交變換——K-L變換
2. 4. 3 次最優(yōu)正交變換——DCT變換
2. 4. 4 小波變換
第三章 多媒體數據壓縮標準
3. 1 JPEG
3. 1. 1 引言
3. 1. 2 基于離散余弦變換(DCT)的編碼
3. 1. 3 基于DPCM的預測編碼
3. 1. 4 基于DCT的累進操作方式編碼
3. 1. 5 基于DCT的分層編碼操作方式
3. 1. 6 結束語
3. 2 MPEG-1
3. 2. 1 引信
3. 2. 2 MPEG-1視頻
3. 2. 3 MPEG-1音頻
3. 2. 4 結束語
3. 3 MPEG-2
3. 4 AC-3
3. 4. 1 引言
3. 4. 2 AC-3編碼原理
3. 4. 3 AC-3編碼的技術要點
3. 4. 4 結束語
3. 5 MPEG-4
3. 6 MPEG-7
3. 6. 1 概述
3. 6. 2 MPEG-7的制定工作
第二部分 MPEG-4標準
第四章 MPEG-4系統(tǒng)流
4. 1 系統(tǒng)體系結構
4. 1. 1 系統(tǒng)終端模型
4. 1. 2 傳輸層定義
4. 1. 3 同步層定義
4. 1. 4 壓縮層定義
4. 2 系統(tǒng)解碼器模型
4. 2. 1 系統(tǒng)解碼器模型的基本概念
4. 2. 2 定時模型規(guī)范
4. 2. 3 緩沖區(qū)模型規(guī)范
4. 3 對象描述框架
4. 3. 1 基本數據結構
4. 3. 2 屬性智能管理和保護
4. 3. 3 對象內容信息
4. 3. 4 對象描述符流
4. 3. 5 對象描述符的部件
4. 3. 6 對象描述框架的使用規(guī)則
4. 3. 7 IPMP系統(tǒng)接口的使用
4. 4 場景描述
4. 4. 1 場景描述概念
4. 4. 2 場景的二進制格式(BIFS)語法
4. 4. 3 結點語義
4. 5 基本碼流的同步
4. 5. 1 同步層概念
4. 5. 2 基本碼流接口
4. 6 基本碼流的多路合成
4. 7 句法構造描述語言
4. 7. 1 基本的數據類型
4. 7. 2 句法流控制
4. 8 附錄:基本術語
第五章 MPEG-4視頻流
5. 1 視頻流的語法和語義
5. 1. 1 視頻流中的數據結構
5. 1. 2 視頻流語法
5. 1. 3 視頻流語義
5. 2 視頻流解碼
5. 2. 1 視頻解碼過程
5. 2. 2 高級語法結構
5. 2. 3 視頻對象平面(VOP)重建
5. 2. 4 紋理解碼
5. 2. 5 形狀解碼
5. 2. 6 運動補償解碼
5. 2. 7 交織機頻解碼
5. 2. 8 Sprite解碼
5. 2. 9 一般擴展性解碼
5. 2.10 靜態(tài)紋理對象解碼
5. 2.11 網格對象解碼
5. 2. 12 人臉對象解碼
5. 2. 13 解碼過程的輸出
5. 3 視頻系統(tǒng)合成
5. 3. 1 時域擴展性合成
5. 3. 2 Sprite合成
5. 3. 3 網格對象合成
5. 4 框架和級
5. 4. 1 視覺對象類型
5. 4. 2 視覺框架
5, 4. 3 視覺框架和級
第六章 MPEG-4音頻流
6. 1 概述
6. 1. 1 MPEG-4音頻
6. 1. 2 MPEG-4音頻中的新概念
6. 1. 3 MPEG-4音頻的性能
6. 2 技術特點
6. 2. 1 MPEG-4音頻對象類型
6. 2. 2 音頻框架和級
6. 3 話音編碼
6. 3. 1 CELP
6. 3. 2 HVXC
6. 4 通用音頻編碼
6. 4. 1 編碼器和解碼器框圖
6. 4. 2 編碼器和解碼器工具
6. 5 結構化音頻
6. 5. 1 目標
6. 5. 2 主要元素
第三部分 MPEG-4校驗模型
第七章 編碼器結構
7. 1 MPEG-4校驗模型編碼
7. 1. 1 MPEG-4校驗模型(VM)的編碼結構
7. 1. 2 VM中的數據結構
7. 1. 3 基于VOP的編碼
7. 1. 4 視頻對象平面的編碼結構
7. 2 形狀編碼
7. 2. 1 VM中的形狀編碼方法
7. 2. 2 二值形狀編碼方法
7. 2. 3 灰度級的形狀編碼
7. 3 運動估計和補償
7. 3. 1 填充技術
7. 3. 2 基本的運動估計技術
7. 3. 3 無限的運動估計
7. 3. 4 高級預測模式
7. 3. 5 重疊的運動預測
7. 4 紋理編碼
7. 4. 1 DCT變換
7. 4. 2 量化方法
7. 4. 3 I-VOP和P-VOP幀內編碼DC. AC的預測
7. 4. 4 量化變換系數的VLC編碼
7. 5 B-VOP的編碼
7. 5. 1 B-VOP編碼模式
7. 5. 2 編碼模式選擇
7. 5. 3 運動矢量編碼
7. 6 容錯和碼率控制
7. 6. 1 MPEG-4容錯方式
7. 6. 2 碼率控制
7. 7 可擴展性編碼
7. 7. 1 空域擴展編碼
7. 7. 2 時域擴展編碼
7. 8 sprite編碼
7. 8. 1 sprite介紹
7. 8. 2 sprite的生成方法
7. 8. 3 sprite編碼
第八章 解碼器結構
8. 1 視頻對象平面解碼器結構
8. 2 時域預測結構
8. 3 可擴展性解碼
8. 3. 1 空域擴展解碼
8. 3. 2 時域擴展解碼
8. 4 合成器定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