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1837-1909年),字孝達,號香濤,又號香嚴,晚年自號抱冰老人,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1863年(同治二年)中進士,后歷任翰林院編修、教習、侍讀、侍講學士及內閣學士等職。先后任湖廣、兩江及兩廣總督,為清流派重臣,他經常糾彈時政,抨擊奕訴、李鴻章等洋務派官僚。1881年(光緒七年),張之洞授山西巡撫,整頓吏治、嚴禁鴉片,使山西民風大有好轉。他大力從事洋務活動,成為后期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春,中法戰(zhàn)爭前夕,張之洞奉命署理旋又補授兩廣總督。他起用前廣西提督老將馮子材等,大敗法軍,為戰(zhàn)事的進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并在廣東和湖北等地大辦軍用、民用工業(yè),如設立槍彈廠、鐵廠、槍炮廠、鑄錢廠、機器織布局、礦務局等;同時,張之洞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用新式的裝備和管理方法操練新兵,創(chuàng)立了水陸師學堂。1889年,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他先后又建立湖北鐵路局、湖北槍炮廠、湖北紡織官局(包括織布、紡紗、繅絲、制麻四局),并開辦大冶鐵礦、內河船運和電訊事業(yè),修筑了蘆漢鐵路,還力促興筑粵漢、川漢等鐵路。1894-1895年署督兩江時,仿德國營制,籌練江南自強軍,后來又以此為基礎在湖北編練新軍。張之洞大力進行教育改革,先后在鄂、蘇兩地設武備、農工商、方言、鐵路、師范、普通教育等類新式學堂,并多次派遣學生赴日、英、法、德等國留學。在舉辦洋務事業(yè)中,張之洞大量舉借外債,開中國地方政府直接向外國訂約借款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