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1 植物病毒學的基本知識
1.1 植物病毒學的歷史及重要性
1.1.1 植物病毒學的歷史回顧
1.1.2 植物病毒學的重要性
1.2 植物病毒及其分類
1.2.1 病毒的本質及生物學特性
1.2.2 植物病毒的分類與命名
1.3 植物病毒的傳染與侵染
1.3.1 植物病毒的傳染
1.3.2 植物病毒的侵染
2 病毒對植物的影響
2.1 對植物外觀狀態(tài)的影響
2.1.1 花葉型
2.1.2 環(huán)斑型(靶斑型)
2.1.3 畸形生長型
2.1.4 變色型
2.1.5 壞死與變質
2.2 對植物組織學和細胞學方面的影響
2.2.1 組織的病變
2.2.2 細胞內含體
2.3 對植物生理學方面的影響
2.3.1 呼吸作用的變動
2.3.2 光合作用的增減
2.3.3 氮素物質及蛋白的代謝
2.3.4 碳水化合物的變動
2.3.5 酶活性的影響
2.3.6 生長激素類物質的變化
3 植物無病毒的培育
3.1 無病毒苗培育的意義
3.2 熱處理脫毒
3.3 莖尖培養(yǎng)脫毒
3.4 離體微型嫁接法
3.5 其它途徑脫毒
4 無病毒植物的鑒定
4.1 指示植物法
4.2 抗血清鑒定法
4.3 電子顯微鏡檢測法
4.4 電泳檢測技術
4.5 點免疫結合測試法(DIBA)
5 無病毒植物的利用
6 甘薯無病毒苗培養(yǎng)及產業(yè)化生產
7 馬鈴薯莖尖培養(yǎng)脫毒及無毒種薯利用
8 球根花卉脫毒
9 菊花無病毒苗培育
10 蘭花無病毒苗培養(yǎng)及工廠化生產
11 蔬菜作物脫毒技術
12 草莓無平素苗培育
13 果樹無病毒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