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新路子、新方法,其實就是許多人都常說過的歷史比較法。這個方法并不新,20世紀在中國音韻學的研究中,已經顯示出威力。在神秘深奧的傅統(tǒng)音韻學的基礎上,用這種方法創(chuàng)建成一門真正的科學用歷史比較法研究漢語法,應該怎樣做,我曾經過多年思考,并同幾位同志討論過。我認為:第一,研究漢語語法要把共時研究和歷時研究結合起來,在操作時二者又要嚴格加以區(qū)別。第二,方言中的語法材料需要大力發(fā)掘,應用于歷史比較研究。方言是歷史演變中的活化石,可以彌補歷史文獻資料的嚴重不足。如果這項材料充分發(fā)掘利用起來,可以使語法研究的面貌大為改善。第三,利用漢藏語系親屬語言的語法同漢語作比較,是另一條新路子。第四,要充分繼承傅統(tǒng)語言學研究的成果,要充分掌握文獻資料。中國的傅統(tǒng)語法學包括在文字訓詁學中,《蒼》《雅》之學是研究中國語法學(包括語言學)的基礎。這個基礎打不好,不中能出高水平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