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腫瘤熱療生物學
第1章 引言
1.1 腫瘤熱療簡史
1.2 腫瘤熱療的回顧及展望
1.3 中國熱療20年主要成績及21世紀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章 熱療研究常用的生物學方法
2.1 體外實驗
2.2 測定細胞凋亡的方法
2.3 其他離體實驗方法
2.4 體內實驗方法
參考文獻
第3章 哺乳類動物細胞加溫后細胞及分子水平所見
3.1 細胞存活曲線的改變
3.2 加溫后分子基因水平的改變
3.3 細胞凋亡
參考文獻
第4章 加熱后活體水平生物學改變
4.1 正常組織的熱損傷
4.2 實驗腫瘤的熱療
4.3 局部加溫后腫瘤及正常組織的病理生理改變
4.4 人為地影響腫瘤血流量的方法及血管損傷的機制
4.5 腫瘤熱療、免疫反應、及腫瘤疫苗
4.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加溫合并放射時的生物學
5.1 熱與放射的協同作用
5.2 加溫對不同細胞周期時相的影響
5.3 劑量率與長期低熱(41°C)
5.4 高LET射線
5.5 不同細胞的放射熱增敏
5.6 pH、氧含量對加熱與放射合并作用的影響
5.7 腫瘤與正常組織的放射熱增敏與治療增益
5.8 加熱合并輻射損傷的修復及損傷的機制
5.9 放射與加溫作用的比較
參考文獻
第6章 熱化療的生物學基礎
6.1 化療藥物與加溫的實驗結果
6.2 化療藥物在低熱與高熱時的比較
6.3 增加熱化療效果的一些途徑
6.4 熱療、放療、化療三聯治療的基礎
6.5 熱化療的臨床應用原則
6.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熱耐受、熱休克蛋白及熱損傷機制
第二篇 腫瘤熱療的技術
第三篇 腫瘤熱療的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