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旗幟是舉是易 理論是堅持還是修正
(一) 鄧小平理論:理解還是曲解
(二) 與總書記談心:群賢畢至,獻計獻策
(三) "十五大"前:左右頻登場,各派施影響
(四) "十五大"后:詮釋百家觀,解讀異義起
二、 所有制:大決戰(zhàn)的最后堡壘
(一) 攻守:拉鋸、均衡狀態(tài)
(二) 諸子百家公有觀
(三) 面對私有制:是向往還是懼怕
(四) 民營經濟案例:牟其中現(xiàn)象與史玉柱敗走麥城
三、 國企陳?。壕弥尾挥捫路?
(一) 中心、核心:誰是國企"大哥大"
(二) 新的出資人制度:有爹無父愛
(三) 拍賣:是不是中小企業(yè)改制的獨木橋
(四) 股份合作制:能不能柳暗花明
四、 發(fā)展與穩(wěn)定:宏觀調控服從什么道理
(一) "發(fā)展是硬道理"的客觀經濟效應
(二) 通脹率、失業(yè)率、增長率:三率添疑慮
(三) 宏觀形勢是"寬松"還是"從緊"
(四) 政府與改革: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到底是什么手段
(五) 金融多風險,化解在改革
(六) 股市:牛市、熊市,到底哪個市?
(七) 房地產:熱心暖冷市,冷心拒熱市
五、 諸方話損益
(一) 工會呼聲、勞工之聲
(二) 精英笑聲,大眾嘆聲
(三) 利益集團粉墨登場
(四) 反腐?。盒☆}大做還是事關社稷
六、 改革若干大方略
七、 外資沖擊波
(一) 利用外資是否多多益善
(二) 民族工業(yè)是否需要救亡運動
(三) 跨國公司是否是新的"八國聯(lián)軍"
八、 中國經濟學界掃描
(一) 學派與人物
(二) 如何建立中國的經濟學
(三) 經濟學界眾生相
九、 它山之石
(一) 香港經濟
(二) 東南亞金融風波
(三) 俄羅斯、東歐之變
十、 休閑之際話時弊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