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引論
1.1 系統的概念
1.2 系統的構成
1.3 系統的分類
1.4 系統的基本特性
1.5 系統設計的內容和步驟
1.6 機械系統的基本概念
1.7 機械系統設計的重要性
1.8 機械系統設計的基本內容
第二章 系統設計的一般方法
2.1 系統分析
2.2 系統模型
2.3 系統的分解和協調技術
2.4 預測技術
2.5 系統的評價和決策
第三章 機械系統概論
3.1 機械系統的基本特征
3.2 機械系統的能量流、物質流和信息流
3.3 機器的類型及其基本特征
3.4 機電一體化系統
3.5 液壓系統
第四章 機械系統設計的基本原理
4.1 機械系統設計的一般程序和內容
4.2 面向X的設計原理
4.3 人機系統設計原理
4.4 功能分析法
4.5 分功能求解
4.6 黑箱法
4.7 形態(tài)學矩陣法
第五章 動作行為載體及其創(chuàng)新設計
5.1 機械系統的功能一行為一結構特點
5.2 動作行為和執(zhí)行機構
5.3 機構組合和組合機構
5.4 廣義機構
5.5 執(zhí)行機構的創(chuàng)新方法
5.6 機構選型
5.7 動作解法庫的建立
第六章 機械運動系統的協調設計
6.1 機械運動系統的基本構成
6.2 機械運動系統設計
6.3 執(zhí)行機構的協調設計
6.4 機械運動循環(huán)圖設計
第七章 機械運動系統的構思和設計
7.1 機械運動系統方案設計的主要步驟和內容
7.2 機械的工藝動作過程的構思
7.3 機械工藝動作過程分解和執(zhí)行機構的選擇
7.4 機械運動系統方案的組成原理與方法
7.5 機械運動系統方案設計舉例
第八章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8.1 概述
8.2 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應用和特點
8.3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過程模型及數學描述
8.4 廣義執(zhí)行機構子系統的類型和設計
8.5 檢測傳感子系統類型和設計
8.6 信息處理及控制子系統的設計
8.7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示例
第九章 機械運動系統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方法
9.1 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原則
9.2 評價指標體系
9.3 價值工程方法
9.4 系統分析方法
9.5 模糊綜合評價法
9.6 實例分析
第十章 計算機輔助機械運動系統方案設計
10.1 引言
10.2 基于FPAM功能求解模型的計算機輔助機械運動系統方案設計流程
10.3 執(zhí)行機構的信息模型
10.4 執(zhí)行機構運動特性和機構知識庫
10.5 機構自動化選型
10.6 機構系統自動化組成理論及其實現
10.7 計算機輔助機械系統方案設計的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