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移動IP概述
1. 1 移動IP的產生
1. 1. 1 移動IP解決的問題
1. 1. 2 移動IP的應用范圍
1. 1. 3 移動IP的設計目標
1. 2 移動IP的基本概念
1. 2. 1 移動IP的基本術語
1. 2. 2移動IP的基本操作
1. 3移動IPv6協(xié)議
1. 3. 1 IPv6協(xié)議
1. 3. 2 移動IPv6的基本操作
1. 3. 3 與移動IPv4比較
1. 4 移動IP中的關鍵技術
1. 4. 1 移動切換
1. 4. 2 移動安全
1. 4. 3 服務質量
1. 4. 4 組播技術
第2章 移動IPv4
2. 1 IPv4基礎
2. 1. 1 TCP/IP網絡的層次結構以及p協(xié)議
2. 1. 2 IPv4編址
2. 1. 3 IPv4分組格式
2. 1. 4 IP路由選擇
2. 1. 5 IP封裝
2. 2 移動IPv4概述
2. 2. 1 協(xié)議概述
2. 2. 2 代理發(fā)現
2. 2. 3 移動IPv4中的注冊
2. 2. 4 移動IPv4的路由
2. 2. 5 移動IPv4的基本操作過程
2. 2. 6 對當前協(xié)議的修改
2. 3 移動IPv4中的代理發(fā)現機制
2. 3. 1 代理通告的實現機制
2. 3. 2 代理通告對ICMP路由器通告的擴展
2. 3. 3 代理請求
2. 3. 4 代理發(fā)現機制對外地代理和家鄉(xiāng)代理的要求
2. 3. 5 代理發(fā)現對移動節(jié)點的要求
2. 4 移動IPv4的注冊
2. 4. 1 注冊請求消息和注冊應答消息
2. 4. 2注冊認證擴展
2. 4. 3 注冊過程對移動節(jié)點的要求
2. 4. 4 注冊過程對外地代理的要求
2. 4. 5 注冊過程對家鄉(xiāng)代理的要求
2. 5 移動IPv4的路由
2. 5. 1 單播數據分組的路由
2. 5. 2 廣播數據分組的路由
2. 5. 3 組播數據分組的路由
2. 5. 4 移動路由器
2. 5. 5 ARP, ProxyARP和Gratuitous ARP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移動IPv6
3. 1 IPv6協(xié)議
3. 1. 1 IPv4協(xié)議存在的問題
3. 1. 2 IPv4升級到IPv6
3. 1. 3 IPv6簡介
3. 1. 4 在IPv6中支持移動
3. 2 移動IPv6協(xié)議概述
3. 2. 1 與移動IPv4協(xié)議的比較
3. 2. 2 常用的術語
3. 2. 3 協(xié)議的基本操作過程
3. 2. 4 對基本IPv6協(xié)議的修改
3. 2. 5 概念性數據結構
3. 3 移動IPv6的安全性
3. 3. 1 安全威脅
3. 3. 2 移動IPv6協(xié)議提供的安全機制
3. 3. 3 返回路徑可達過程
3. 4 移動IPv6的消息/選項格式
3. 4. 1 移動報頭及消息格式
3. 4. 2移動選項(Mobility Options)
3. 4. 3 家鄉(xiāng)地址選項(Home Address Option)
3. 4. 4 第二類路由頭
3. 4. 5 ICMP家鄉(xiāng)代理地址發(fā)現請求和響應
3. 4. 6 ICMP移動前綴請求和通告
3. 5 對IPv6鄰居發(fā)現機制的修改
3. 5. 1 修改的路由器通告消息
3. 5. 2 修改的前綴信息選項
3. 5. 3 新的通告間隔選項
3. 5. 4 新的家鄉(xiāng)代理信息選項
3. 5. 5 對路由器通告發(fā)送規(guī)則的修改
3. 5. 6 對路由器請求發(fā)送規(guī)則的修改
3. 5. 7 對重復地址檢測的修改
3. 6 移動IPv6協(xié)議的主要操作過程
3. 6. 1 概念性數據結構及其管理
3. 6. 2 移動檢測過程
3. 6. 3 轉交地址的形成過程
3. 6. 4 自動發(fā)現家鄉(xiāng)代理的地址
3. 6. 5 家鄉(xiāng)網絡前綴的自動配置
3. 6. 6 移動節(jié)點和家鄉(xiāng)代理的綁定管理
3. 6. 7 移動節(jié)點和通信對端的綁定管理
3. 6. 8 移動節(jié)點的綁定管理
3. 6. 9 分組通信
3. 6. 10 ICMP錯誤消息的處理
3. 7 對IPv6節(jié)點的要求
3. 7. 1 所有IPv6節(jié)點
3. 7. 2 支持路由優(yōu)化的IPv6節(jié)點
3. 7. 3 所有IPv6路由器
3. 7. 4 對所有IPv6家鄉(xiāng)代理的要求
3. 7. 5 對IPv6移動節(jié)點的要求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移動IP的切換技術
4. 1 移動IPv4低延遲切換技術
4. 1. 1 切換延遲和解決方法
4. 1. 2 第二層觸發(fā)
4. 1. 3 預先注冊切換方法
4. 1. 4 過后注冊切換方法
4. 1. 5 聯合切換方法
4. 2 移動IPv6快速切換技術
4. 2. 1 協(xié)議描述
4. 2. 2 快速切換機制的分類
4. 2. 3 預先切換
4. 2. 4 基于隧道的切換
4. 3 IPv6平滑切換技術
4. 3. 1 框架描述
4. 3. 2 移動控制網絡協(xié)助/不協(xié)助(MCNA)
4. 3. 3 網絡控制移動協(xié)助切換(NCMA)
4. 4層次型移動IPv6管理模型
4. 4. 1 HMIPv6概述
4. 4. 2 HMIPv6的擴充
4. 4. 3 MAP發(fā)現
4. 4. 4 基本模式
4. 4. 5 擴展模式
4. 4. 6 兩種模式的比較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移動, P網絡中的服務質量技術
5. 1 固定Internet的服務質量機制
5. 1. 1 QoS概述
5. 1. 2 集成服務
5. 1. 3 差分服務
5. 1. 4 QoS策略
5. 1. 5 移動環(huán)境對移動IP中QoS的影響
5. 2移動IP服務質量概述
5. 2. 1 移動IP QoS解決方案的要求
5. 2. 2 移動IP中QoS解決方案
5. 3 移動IP網絡服務質量框架結構
5. 3. 1 移動IP網絡的QoS框架結構的要求
5. 3. 2 “兩層. 兩級”QoS框架概述
5. 3. 3 “兩級”QoS機制
5. 3. 4 端到端QoS的保證
5. 4 QoS信令和協(xié)商
5. 4. 1 RSVP對移動IP協(xié)議的支持
5. 4. 2 移動RSVP(MRSVP)
5. 4. 3 基于移動IPv6移動管理信令的QoS信令
5. 4. 4 QoS協(xié)商過程
5. 5 平滑切換中的緩存管理
5. 5. 1 緩存管理概述
5. 5. 2 協(xié)議擴展定義
5. 5. 3 移動節(jié)點的操作
5. 5. 4 路由器的操作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移動IP中的安全問題
6. 1 網絡安全基礎
6. 1. 1 網絡安全的目標
6. 1. 2 安全威脅和安全攻擊
6. 1. 3 網絡的安全機制和技術
6. 2 移動IP的安全分析
6. 2. 1 移動IP的安全威脅和攻擊
6. 2. 2 移動IP的安全要求
6. 2. 3 移動IPv4的安全分析
6. 2. 4 移動IPv6的安全分析
6. 3 移動IP的安全解決方案
6. 3. 1 安全解決方案的要求
6. 3. 2 移動IP協(xié)議本身提供的安全機制
6. 3. 3 移動虛擬專用網
6. 3. 4 定制密鑰(PBK, Purpose-BuiltKey)
6. 4 AAA在移動IP中的應用
6. 4. 1 AAA的一般模型
6. 4. 2 AAA在移動IP中的應用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移動IP的組播技術
7. 1 固定網絡的組播技術
7. 1. 1 IP組播服務模型
7. 1. 2 組播傳輸樹的典型算法
7. 1. 3 密集模式的組播路由協(xié)議
7. 1. 4 稀疏模式的組播路由協(xié)議
7. 1. 5 域間組播協(xié)議
7. 2 移動IP組播技術
7. 2. 1 遠程簽署RS
7. 2. 2 雙向隧道BT
7. 2. 3 移動組播協(xié)議MoM
7. 2. 4 基于范圍的移動組播RBMoM協(xié)議
7. 2. 5 組播代理MA協(xié)議
7. 2. 6 移動組播代理MMA協(xié)議
7. 2. 7 FHSR(First Home-agent Second Remote-subscription)算法
7. 3 可靠的移動組播協(xié)議
7. 3. 1 可靠移動組播協(xié)議RMMP
7. 3. 2 基于范圍的可靠移動組播協(xié)議RRBMoM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相關技術
8. 1 無線局域網
8. 1. 1 無線局域網概述
8. 1. 2 IEEE802. 11的網絡體系結構
8. 1. 3 IEEE802. 11MAC層協(xié)議
8. 1. 4 IEEE802. 11物理層標準
8. 2 無線自組網技術
8. 2. 1 無線自組網的基本概念和相關技術
8. 2. 2 主動路由協(xié)議
8. 2. 3 按需路由協(xié)議
8. 2. 4 群集路由
8. 2. 5 各種算法的比較
8. 2. 6 Ad hoc網絡中的QoS路由技術
8. 3 LEO衛(wèi)星網絡的路由技術
8. 3. 1 LEO衛(wèi)星網絡的特點
8. 3. 2 LEO衛(wèi)星網絡的路由
8. 3. 3 LEO衛(wèi)星網絡的切換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移動IPv6的實現
9. 1 MIPL安裝和調試
9. 1. 1 MIPL安裝
9. 1. 2 MIPL調試
9. 1. 3 在MIPL系統(tǒng)上運行應用程序
9. 2 MIPL源代碼分析
9. 2. 1 IP包處理流程
9. 2. 2 綁定的建立
9. 2. 3 數據包的隧道轉發(fā)
小結
參考文獻
常用術語英漢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