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與物質的二元對立終于釀成了一場人性災難,許多隊我們來說很重要的東西在這場大分裂終流失了,比如對于痛苦、暴力、瘋狂、羞恥、愛情以及貪婪的理解。本書的作者批駁冷漠乏味的現(xiàn)代理論,以貪婪為基點重新正和思維與物質、意義與本能、理性與欲望。從貪婪的字面意義,到哲學理論,到現(xiàn)實的農民問題,到企業(yè)和政府,作者展開了宏大的論述和批判。為家庭積累更多的食物,為國家爭得更多的財富,這些光榮的野心是不是就可以逃脫貪婪的指責?我們到底是因為現(xiàn)代而變得貪婪了,還是因為貪婪才變得現(xiàn)代了?成長可以作為貪婪的合理借口嗎?公司或政府真的超越了人類感情沖動的左右了嗎?它們可以因此而免受貪婪的指控了嗎?貪婪就這樣不懷好意地蹲伏在從獸到人的門檻上,拆剝著現(xiàn)代理論用“合理利己”、“個人主義”等概念縫制的粉飾外衣。這部生動新穎的作品廣泛探討了貪婪是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以及在整個廣闊的世界中運轉的。西方哲學已經把人類激情學術化了,它把我們的擴展欲望解釋為“理智的自我利益”而加以辯護。然而,對貪婪本能力量的審視讓我們看到了現(xiàn)代理論的冷漠乏味。這向我們顯示出,在生物角度和歷史角度之間制造虛假和埋藏道德危機的種種區(qū)別時,我們對成長的意義已經變得多么混淆不清。這本書以貪婪為向導,思索這些意義如何可以重新獲得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