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語言文字語言學新解

語言學新解

語言學新解

定 價:¥18.00

作 者: 熊學亮編著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復旦博學 語言學系列
標 簽: 語言學

ISBN: 9787309037180 出版時間: 2003-01-01 包裝: 簡裝本
開本: 23cm 頁數: 195 字數:  

內容簡介

  熊學亮,1952年8月生于上海。文學博士,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現代英語研究所所長。早期從事英語傳統語法研究,后轉向生成語言學理論。20世紀80年代末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從事的是話語分析研究。獲得博士學位以后,將研究的范圍逐步擴大到語用學、跨文化交際學、功能語言學、理論語言學、認知語用學、認知語言學等領域。迄今己發(fā)表文章一百三十余篇,出書九種。代表論文有:“信仰空間的話語功能”,《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2期;“話語連續(xù)性的圖式分解研究”,《外國語》2001年第3期;“認知相關、交際相關和邏輯相關”,《現代外語》》2000年第1期;“認知語境的語用可及程度分析”,《外國語》1999年第6期;FirstpersonzeroanaphorasacognitiveunitinChinese,《WORD》Dec.1998,vol.49,No.3:383-403;“含義分類標準評析”,《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2期;“語用學和認知語境”,《外語學刊》1996年第3期;“單向語境推導初探”,《現代外語》1996年第2期和第3期;“多維世界信息在語篇里的線性結構分析”,《外國語》1995年第3期等。代表著作有:《認知語用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英漢前指現象對比》,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等。承擔國家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國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等科研項目共十項。本書是高等院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基礎課教材,也是復旦大學“十五”重點建設課程的教材之一。書中除介紹了傳統語言學的基本知識外,還增加了認知語言學、語義和句法接面等內容,并采納了以點帶面、縱向分析大于橫向分析的敘述方法,因此,不但有觸發(fā)讀者深入思考語言學領域內有代表性的內容之作用,更為教方和學方在使用這本書上留下了較大的回旋余地。

作者簡介

  熊學亮,1952年8月生于上海。文學博士,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現代英語研究所所長。早期從事英語傳統語法研究,后轉向生成語言學理論。20世紀80年代末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從事的是話語分析研究。獲得博士學位以后,將研究的范圍逐步擴大到語用學、跨文化交際學、功能語言學、理論語言學、認知語用學、認知語言學等領域。迄今己發(fā)表文章一百三十余篇,出書九種。代表論文有:“信仰空間的話語功能”,《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2期;“話語連續(xù)性的圖式分解研究”,《外國語》2001年第3期;“認知相關、交際相關和邏輯相關”,《現代外語》》2000年第1期;“認知語境的語用可及程度分析”,《外國語》1999年第6期;FirstpersonzeroanaphorasacognitiveunitinChinese,《WORD》Dec.1998,vol.49,No.3:383-403;“含義分類標準評析”,《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2期;“語用學和認知語境”,《外語學刊》1996年第3期;“單向語境推導初探”,《現代外語》1996年第2期和第3期;“多維世界信息在語篇里的線性結構分析”,《外國語》1995年第3期等。代表著作有:《認知語用學概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英漢前指現象對比》,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5月等。承擔國家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國家教育部、上海市教委等科研項目共十項。

圖書目錄

作者的話
第一章 語言的性質
第一節(jié) 交際略談
第二節(jié) 其他交際方式示例
第三節(jié) 人類語言的主要特征
一、語言的任意性
二、語言的生成性
三、語言的雙重性
四、語言的置換性
五、語言的離散性
六、語言的習得性
第四節(jié) 語言學的體系性
一、共時語言學的體系性
二、西方語言學的歷時扼要回顧
思考題
第二章 語音學和音系學
第一節(jié) 語音學
一、語音特征設計
二、特征冗余現象
第二節(jié) 音系學的基本概念
一、音位
二、變音
三、變音的互補分布
四、自由變體
五、最小對立體
六、區(qū)別特征
七、音系規(guī)則示例
思考題
第三章 形態(tài)學
第一節(jié) 自由形位和依附形位
第二節(jié) 派生形位和屈折形位
第三節(jié) 語素和變素
第四節(jié) 形位的界定
第五節(jié) 形位、字和詞的鑒別
思考題
第四章 句法學
第一節(jié) 成分分析
第二節(jié) 成分定義
第三節(jié) 內向結構和外向結構
第四節(jié) 句法的動態(tài)分析
一、生成語法
二、生成語法的理論基礎
三、短語結構語法
四、詞庫和詞項插入
五、句法轉換
六、句法中的語義問題
七、三種結構語法比較
八、生成語法小結
思考題
第五章 語義學(Ⅰ)
第一節(jié) 語義學的幾種哲學態(tài)度
第二節(jié) 語義學的操作基點
一、理論位置
二、形義三辨
三、語義組構
四、命題
第三節(jié) 詞匯語義學
一、內涵詞義
二、分解定義
三、詞義的半影
四、詞義分解的語句效果
五、分解法的欠缺
六、人常用詞義的外延交際
第四節(jié) 詞匯概念的形成
一、 詞義的理想化
二、 基本范疇
三、原型
四、對“模型”的再思考
思考題
第六章 語義學(Ⅱ)
第一節(jié) 語義蘊含
第二節(jié) 語義先設
一、先設在話語中的增生
二、先設否定的解釋序列
三、 先設的投射分析
四、 語義和句法的接面
第三節(jié) 語義和句法的接面
一、義元界定
二、義元和句法關系的互動
第四節(jié) 被動表達
一、義元和論元的互動
二、被動表達的語際差異
思考題
第七章 語用學
第一節(jié) 言語行為
第二節(jié) 會話含義
第三節(jié) 間接言語行為
第四節(jié) 禮貌原則
一、范疇化中的文化輻射現象
二、文化參數分析
第五節(jié) 關聯理論
一、語言交際的基礎是交際雙方共有的認知環(huán)境
二、非瑣碎性質的演繹刪除推理
三、顯義和隱義的界定
四、語境是變項
第六節(jié) 語用先設簡述
一、語境對語用先設的觸發(fā)和制約
二、語用先設的心理空間解釋
第七節(jié) 語用適宜性示例
第八節(jié) 語用推理的知識基礎分析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