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語言文字漢語修辭學(修訂版)

漢語修辭學(修訂版)

漢語修辭學(修訂版)

定 價:¥31.00

作 者: 王希杰著
出版社: 商務(wù)印書館
叢編項:
標 簽: 漢語

ISBN: 9787100041744 出版時間: 2004-10-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1cm 頁數(shù): 50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運用語言學的較新理論,全面系統(tǒng)地對漢語修辭學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努力創(chuàng)建新的修辭學體系。全書從漢語交際活動出發(fā),力求解決表達及理解方面的問題,有利于學習者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對普及修辭學也有一定的意義。

作者簡介

暫缺《漢語修辭學(修訂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
修訂本前言
第一章 修辭活動和修辭學
  一 古老而年輕的修辭學
  二 “修辭”這個詞
  三 修辭和修辭學的定義
  四 修辭學研究的對象
  五 修辭格和修辭方式
  六 修辭學的任務(wù)、范圍和功用
  七 修辭學的研究方法
  八 漢語修辭學中的古與今
  九 怎樣學習漢語修辭學
第二章 交際的矛盾和修辭的原則
  一 交際的矛盾
  二 語言與言語、思維、思想
  三 語言世界和物理世界
  四 對象
  五 自我
  六 語境
  七 前提
  八 視點
  九 得體性
第三章 語言變體和同義手段
  一 同義手段的多樣性
  二 語言的同義手段和言語的同義手段
  三 修辭活動就是同義手段的選擇活動
  四 語言變體和同義手段的選擇
  五 地域變體
  六 言文變體
  七 社會變體
  八 風格變體
  九 顯性同義手段和潛性同義手段
第四章 意義
  一 語言的意義和言語的意義
  二 同形異義
  三 同義異形
  四 社會文化意義
  五 個人聯(lián)想意義
  六 語流義和語流義變
  七 情景義和情景義變
  八 模糊義和模糊話語
  九 表達意義和接受意義
第五章 聲音
  一 聲音和表達效果
  二 摹聲和聯(lián)綿
  三 音節(jié)
  四 節(jié)拍
  五 襯詞和重疊
  六 韻腳
  七 平仄
  八 諧音
  九 語音和歧義
第六章 結(jié)構(gòu)
  一 句際關(guān)系和結(jié)構(gòu)模式
  二 縱橫
  三 整散
  四 長短
  五 詞序
  六 語序
  七 話語銜接
  八 辭格和銜接
  九 插入語和反銜接
第七章 均衡
  一 語言的均衡美
  二 對偶
  三 對照
  四 排比
  五 頂針
  六 回環(huán)
  七 互文
  八 列舉分承
  九 均衡的局限和超越
第八章 變化
  一 語言的變化美
  二 雙關(guān)
  三 反語和夸張
  四 婉曲
  五 相反相成和顧名思義
  六 拆字和拆詞與釋詞和析詞
  七 頓跌和曲說與擬誤和存誤
  八 轉(zhuǎn)類和返源與藏詞和歇后
  九 鑲嵌和偏取
第九章 側(cè)重
  一 語言的側(cè)重美
  二 反復
  三 遞進
  四 映襯
  五 設(shè)問
  六 反問
  七 類聚
  八 同語
  九 撇除
第十章 聯(lián)系
  一 語言的聯(lián)系美
  二 比喻
  三 比擬
  四 借代及圖示
  五 象征和暗示
  六 拈連
  七 移就
  八 仿擬
  九 引用
第十一章 語體風格
  一 風格和風格學與修辭學
  二 語言風格的特征
  三 語言風格的形成
  四 語體風格和修辭
  五 公文語體
  六 科技語體
  七 政論語體
  八 文藝語體的特征
  九 文藝語體的分類
第十二章 表現(xiàn)風格
  一 表現(xiàn)風格和修辭學
  二 藻麗
  三 平實
  四 明快
  五 含蓄
  六 繁豐
  七 簡潔
  八 典雅和通俗
  九 風格的鑒賞和培養(yǎng)
結(jié)語 修辭學和辯證法
參考文獻
后記
修訂本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