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中西比較的視角,透過歷史的進程,用現(xiàn)代科學哲學、科學史學等研究成果對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科學教育價值取向的演變進行了初步的詮釋,從而明確提出科學教育具有人文價值的命題,而且認識到科學教育具有一種與人文學科教育并不完全相同的人文價值。第一章,首先明析了科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概括為科學教育對生活世界、科學研究世界和科學發(fā)展歷史的遺忘。第二章闡述了科學具有豐富的精神資源。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物質世界,但是無論是科學研究活動還是科學知識與方法都顯現(xiàn)出人性的光輝。第三章從西方文化發(fā)展的源頭開始,分析了西方的科學與人文學科對立的淵源,探討了西方科學教育價值觀的演化。第四章探討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如何影響著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我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傳統(tǒng)沒有衍生出近代意義上的科學,宗法人倫文化的雙重性性顯示了傳統(tǒng)文化片面的人文精神。第五章提出了科學教育的新觀念。實現(xiàn)科學教育多方面的潛在的人文價值需要建構新的教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