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zhèn)髯g部分有八個專題,每個專題分3~6課,共37課。每課包括背景知識閱讀材料,理論與技巧,詞匯和短語三個部分。1.背景知識閱讀材料這一部分的內容要求學生課前預習,查找有關生詞和解決閱讀難點。學生可以就中英文資料提供的信息查閱相關的資料,加深對具體專題的了解。上課時,教師采用提問或口頭復述的形式檢查學生是否掌握了有關內容。課堂內不講解閱讀材料的內容和語言要點。由于國內外形勢發(fā)展迅速,情況不斷發(fā)生變化,上課時師生可根據需要搜集新資料,對某些內容進行補充或更換。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有的背景知識是以外國人的視角看有關問題,閱讀時應注意鑒別。2.理論和技巧理論和技巧是本教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本教程有別于其他口譯教程的重要方面。這一部分有兩個特點:一是配合具體專題介紹相關的口譯技巧。如:在國際關系專題介紹涉外禮儀常識,在外貿專題介紹商務口譯,在科技專題介紹科技口譯等。二是循序漸進地介紹口譯理論和技巧,如口譯記憶,數字互譯,口譯筆記,交替?zhèn)髯g和視譯的使用與技巧等等。理論和技巧部分需要教師結合實際口譯工作經驗,在課堂講解要點,并在做配套訓練時指導學生用心領會,靈活運用所學的理論與技巧。3.詞匯和短語學生必須在課前熟記每課收錄的詞匯和短語,為上練習課做準備。在口譯前做好詞匯的準備,是口譯實踐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對予閱讀和練習材料中與專題內容關系不大的生詞,一般不收入“詞匯和短語”部分,學生可以自己查閱詞典。教師應鼓勵學生結合專題內容查找相關詞匯,學會使用與口譯有關的工具書,培養(yǎng)收集新詞和新表達法的習慣,不斷擴大詞匯量,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