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粉體的制備與處理
第1章粉體的氣相合成戴遐明3
11概述3
12氣相合成粉體的基本原理4
121成核4
122核坯的長大7
123顆粒團聚問題8
13主要工藝簡介8
131電阻加熱法9
132電子束加熱法9
133化學火焰法10
134等離子法11
135激光法14
參考文獻16
第2章粉體的固相合成戴遐明18
21概述18
22粉體固相合成的基本原理18
221固相合成的分類方法18
222合成反應熱力學問題19
223合成反應動力學問題20
23主要固相合成工藝簡介22
231熱分解法22
232復合氧化物固相反應法——
燒結法25
233還原化合法27
234自蔓延高溫合成法28
235電爆炸法31
236機械化學制粉法32
參考文獻34
第3章粉體的液相合成李懋強36
31概述36
32顆粒的形狀、大小和均勻性的
控制37
33液相合成粉料中的團聚問題以及團
聚程度的控制41
34沉淀法43
35水熱合成46
36熔鹽合成49
37溶膠工藝51
38有機樹脂法55
39噴霧熱分解法56
310乳液合成法57
參考文獻58
第4章振動磨王樹林62
41概述62
42振動磨的發(fā)展及現狀63
421振動磨的萌芽63
422振動磨的試驗研究及初步
理論基礎的建立63
423工程應用階段63
424振動磨內部動力學及能量
分布研究64
425振動磨的最新發(fā)展66
43振動磨的工作原理、分類及用途67
431工作原理67
432振動磨的分類及用途68
44振動磨的工藝設計69
441工藝流程設計69
442研磨介質的選擇70
45內部動力學研究及能量設計72
451介質運動學72
452介質動力學及能量傳遞分析73
46外部動力學研究及參數設計75
461外部動力學的高速攝影分析75
462重心偏移的非線性振動模型76
463控制方程的求解78
464振動磨的功率計算81
47振動磨的傳質理論及應用81
471顆粒傳輸過程的數學模型82
472顆粒流體系傳輸特性分析的
矩法84
48空氣彈簧用于振動磨機的隔振
設計86
481囊式空氣彈簧的特性方程及在
標準狀態(tài)下的剛度計算86
482在標準狀態(tài)下空氣彈簧的有效
彈性截面及強度計算88
483空氣彈簧內部氣壓的選擇89
49振動磨的混沌控制及應用90
491振動磨的混沌運動90
492影響混沌的主要因素及其
控制準則91
493應力釋放:超微顆粒制備的
最佳模式92
494應力釋放在超微顆粒制備試驗
中的應用93
495應力釋放與機械合金化94
410納米顆粒的振動制備95
參考文獻97
第5章攪拌磨王燕民99
51概述99
52基本工作原理100
53結構與部件102
531機型和取向102
532攪拌器102
533研磨介質102
534磨介分離裝置102
535冷卻系統(tǒng)105
536其他輔助設備和儀表105
54影響參數105
541機械參數105
542工藝參數107
55工藝流程及實例109
56用途112
57部分注意事項113
571磨介113
572冷卻113
573分離隔篩網的清洗和檢查113
574取樣和產品檢測113
參考文獻114
第6章筒式磨機、輥壓機和輥磨機
吳建明116
61筒式磨機116
611球磨機119
612球磨機的主要結構119
613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技術
參數130
614其他筒式磨機137
615球(棒)磨機的試驗、計算和
選型139
62輥壓機(高壓輥磨機)143
621概述143
622輥壓機粉碎原理143
623主要結構和技術參數144
624國內外典型輥壓機產品150
625輥壓機的應用153
63輥磨機156
631概述156
632懸輥磨機156
633盤輥磨機159
主要參考文獻164
第7章沖擊磨朱瀛波167
71概述167
72沖擊式超細粉碎機167
721立式高速沖擊式超細粉碎機167
722臥式高速沖擊式超細粉碎機170
73高速沖擊式超細粉碎機的
使用與應用實踐172
731高速沖擊式超細粉碎機與分級
設備的主要影響因素與生產
實踐172
732高速沖擊式超細粉碎與分級設
備的生產實踐173
74高速沖擊式超細粉碎與分級設備的
生產廠家及發(fā)展前景174
主要參考文獻175
第8章氣流粉碎機沈志剛176
81概述176
82氣流粉碎機的種類、工作原理
及其特點177
821氣流粉碎機生產線的基本
構成177
822扁平式(圓盤式)氣流
粉碎機178
823循環(huán)管式氣流粉碎機180
824單噴式(靶式)氣流粉碎機181
825對噴式氣流粉碎機182
826匯聚式氣流粉碎機184
827惰性氣體氣流粉碎機185
83氣流粉碎機噴嘴的設計186
831音速噴嘴的設計186
832超音速噴嘴的設計187
833噴嘴的流動特性分析190
84顆粒在射流中的加速及顆粒破碎
速度分析192
841射流的結構與特性192
842顆粒在射流中的加速運動
分析195
843顆粒破碎速度分析198
85氣流粉碎機的分級器199
86氣流粉碎機生產線中的其他主要
部件201
861氣源系統(tǒng)201
862收集系統(tǒng)203
87氣流粉碎機的最新發(fā)展203
主要參考文獻203
第9章粉體干法分級徐政206
91超細分級的意義206
92分級過程理論208
921分級及其分類208
922分級精度及其表示方法208
923分級機的容量、處理量和
分級效果210
924氣固兩相流的特點211
925分級機的切割粒徑214
93分級機葉輪內部流場的數值模擬215
931模擬條件216
932流場模擬結果217
94超細分級設備219
941利用重力進行分級的分級機219
942慣性力分級機220
943離心力型分級機222
944空氣沖擊篩(風篩)237
95超微分級的發(fā)展238
參考文獻239
第10章粉體濕法分級李茂林240
101濕法分級技術分類240
102分級原理240
1021顆粒在流體中的運動240
1022分離粒度241
1023分級效率與計算244
1024影響分級效率的因素245
103分級設備246
1031重力分級設備246
1032離心分級設備249
104典型分級設備的選擇252
105濕法分級的發(fā)展方向254
1051粉體技術發(fā)展方向254
1052分級技術和裝備255
參考文獻257
第11章粉體制備工藝鄭水林259
111概述259
112干法超細粉碎工藝260
1121干法超細粉碎工藝的特點
及應用260
1122干法超細粉碎工藝類型260
113濕法超細粉碎工藝268
1131濕法超細粉碎工藝的
特點及其應用268
1132濕法超細粉碎工藝類型268
114超細粉碎工藝設計與設備
選型272
1141工藝設計與設備選型的
原則272
1142工藝設計與設備選型的
程序272
1143主要設備選型274
主要參考文獻282
第12章粉體機械力化學張慶今283
121概述283
1211機械力化學的基本概念283
1212機械力化學過程的分類284
1213機械力化學的研究287
122粉碎過程誘發(fā)的機械力化學效應287
1221粉碎平衡288
1222機械力誘發(fā)粉體礦物
結構的變化289
1223粉體的機械力化學活化292
1224粉體的物化性能變化293
1225粉體的機械力化學反應299
1226粉體的機械力化學表面
改性302
1227粉碎過程添加助磨劑的機械力
化學效應302
123粉體機械力化學的實際應用305
參考文獻308
第13章粉體分散任俊310
131概述310
132粉體分散體系 310
1321粉體分散體系的分類310
1322分散相與分散介質310
1323分散劑311
133粉體在液體中的分散313
1331粉體表面的潤濕性313
1332粉體的親液性和疏液性314
1333粉體在液相中分散的主要
影響因素315
1334粉體在液相中分散的途徑319
134粉體在空氣中的分散323
1341粉體在空氣中團聚的
主要因素323
1342粉體在空氣中分散的
主要途徑324
135粉體分散的應用326
1351在超細粉碎分級中的應用326
1352在粉體粒度測試中的應用327
1353在顏料工業(yè)中的應用328
1354在油田鉆井中的應用329
1355在礦物工程中的應用330
1356在農藥中的應用330
1357在混凝土工程中的應用331
1358在水煤漿工業(yè)中的應用332
136粉體分散的評價方法及典型
分散設備332
1361粉體分散的評價方法332
1362粉體分散設備334
主要參考文獻335
第14章粉體表面改性鄭水林337
141概述337
142表面改性方法與工藝338
1421表面改性方法338
1422表面改性工藝343
1423復合工藝344
143表面改性設備345
1431干法表面改性設備345
1432濕法表面改性設備352
144表面改性劑353
1441偶聯劑353
1442表面活性劑362
1443有機硅364
1444不飽和有機酸及有機
低聚物365
1445水溶性高分子367
1446無機表面改性劑369
145表面改性產品的檢測與表征369
1451潤濕接觸角369
1452活化指數370
1453表面能371
1454溶液中的分散穩(wěn)定性372
1455吸附類型、包覆量與
包覆率372
1456粒度分布與顆粒形貌373
1457表面結構和成分373
1458其他374
146納米粉體的表面改性374
1461概述374
1462納米粉體表面改性的方法和
工藝設備375
1463納米粉體表面改性效果的
檢測與評價377
參考文獻378
第15章濃縮過濾丁啟圣379
151濃縮379
1511重力濃縮379
1512離心沉降386
152過濾388
1521澄清過濾389
1522濾餅過濾機理391
1523真空過濾392
1524加壓過濾399
1525離心過濾414
1526過濾介質及助濾劑423
主要參考文獻426
第16章干燥毛志懷李棟427
161干燥基本原理427
1611概述427
1612濕空氣(空氣蒸汽混合氣)
的基本性質428
1613濕物料的性質432
1614基本干燥過程的計算439
162干燥機的分類和選擇446
1621干燥機的分類446
1622干燥機的選擇448
163干燥方法和干燥器450
1631隧道干燥器和廂式干燥器450
1632轉筒干燥器452
1633轉鼓干燥器453
1634帶式干燥機454
1635盤式連續(xù)干燥器454
1636臥式槳葉式干燥器456
1637流化床干燥器456
1638振動流化床干燥機457
1639噴動床干燥460
16310噴霧干燥461
16311氣流干燥464
16312太陽能干燥466
16313真空冷凍干燥468
16314微波和高頻干燥471
16315紅外熱輻射干燥472
16316沖擊穿透干燥474
16317對撞流干燥475
16318過熱蒸汽干燥476
16319聲波場干燥480
16320接觸吸附干燥481
16321超臨界流體干燥482
16322脈沖燃燒干燥482
16323組合干燥484
16324熱泵干燥484
164干燥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485
1641概述485
1642干燥技術的創(chuàng)新486
1643干燥技術的發(fā)展490
主要參考文獻490
第17章除塵齊金彥492
171概述492
1711粉塵的產生和特性492
1712收塵的目的493
172含塵氣體的收集493
1721生產工藝過程粉塵的排放493
1722集塵罩分類494
1723密閉罩的形式和構造495
173除塵設備的性能和選用497
1731除塵器的分類497
1732除塵器的性能指標497
1733除塵設備設計要求和選用
原則498
174除塵系統(tǒng)設計及其運行管理508
1741除塵系統(tǒng)的配置508
1742除塵系統(tǒng)的設計511
1743管道與部件材料的選用514
1744除塵系統(tǒng)的運行管理514
1745除塵器系統(tǒng)的控制技術516
主要參考文獻516
第18章料倉韓仲琦517
181概述517
1811料倉的定義和種類517
1812料倉的使用要求517
1813料倉的功能518
182重力場的粉粒體流動519
1821筒倉內的粉體壓519
1822斗倉內的粉體壓520
1823粉粒體從料倉流出的機理521
1824整體流和漏斗流523
183料倉設計原理523
1831整體流料倉的設計523
1832料倉形狀的確定526
1833料倉規(guī)格的確定527
1834卸料裝置的荷載529
1835料倉的動壓力529
184料倉故障和對策530
1841倉內架橋現象及堵塞機理530
1842粉體的偏析532
1843噴流533
1844不均勻排出及其他533
185料倉的活化534
1851氣化作業(yè)534
1852襯板與防腐蝕措施535
1853助流器535
主要參考文獻536
第19章輸送陳宏勛537
191概述537
192粉體料性的影響537
1921顆粒形狀、大小和分布537
1922密度與含水量538
1923流態(tài)化能力538
1924性能538
193粉體輸送裝置的種類和特點540
1931機械式粉體輸送裝置542
1932流體式管道輸送粉體裝置的
種類和特點557
1933氣力管道輸送粉體裝置的
種類和特點560
1934氣固兩相流的輸送理論565
1935氣固兩相流的壓力損失568
1936氣固兩相流裝置的設計570
主要參考文獻573
第20章包裝楊福馨574
201概述574
2011粉體受環(huán)境因素的制約574
2012粉體包裝受包裝材料制約574
2013粉體包裝受包裝技術與
方法的制約574
2014粉體包裝需要進行的特殊的
技術處理574
202粉體包裝技術設計——充填
原理575
2021充填階段確定575
2022落料機理575
2023裝填階段分析577
203粉體包裝材料及容器579
2031粉體包裝材料579
2032粉體包裝容器與包裝形式580
204粉體包裝技術及設備583
2041容積式充填計量包裝
技術及設備583
2042稱量式充填計量包裝
技術及設備585
205粉體袋裝工藝實例588
主要參考文獻589
第21章混合張慶今590
211概述590
212混合原理591
2121混合機理591
2122混合過程592
213混合效果的評價592
2131混合均勻性概念592
2132樣品的合格率593
2133標準偏差593
2134離散度和均勻度595
2135混合指數和混合度595
2136混合速度596
2137混合的動力消耗597
214影響混合的因素597
2141物料的物理性質對混合的
影響597
2142混合機結構形式對混合的
影響598
2143操作條件對混合的影響598
215混合設備600
2151按操作方式來分600
2152按設備運轉形式來分601
2153按工作原理來分601
2154按混合方式來分601
2155按混合與分料機理來分601
2156按混合物料來分601
216混合設備的選擇原則602
主要參考文獻603
第22章造粒技術崔福德604
221概述604
2211造粒定義604
2212造粒的目的604
2213造粒物的特性評價604
2214造粒方法的分類605
222造粒物的成形機理605
2221粒子間的結合力605
2222液體的架橋機理606
2223顆粒的成長機理607
2224從液體架橋到固體架橋的
過渡608
223濕法造粒方法與設備608
2231濕法造粒常用膠黏劑609
2232濕法造粒方法與設備610
224干法造粒及設備620
225熔融造粒與設備621
2251噴霧凝固造粒法621
2252流化熔融造粒法622
2253熔融包衣法622
226包衣技術與設備622
2261糖包衣工藝與材料622
2262薄膜包衣工藝與材料623
2263包衣設備624
參考文獻627
第23章顆粒表征與測量馬興華
董青云張福根628
231顆粒表征628
2311顆粒的粒度、粒徑表征628
2312顆粒的形狀637
232沉降法粒度測試原理與應用648
2321概述648
2322原理649
2323樣品制備655
2324沉降式粒度分布儀及其
應用657
2325目前市售沉降粒度儀的性能
特點概述660
233激光粒度測量法663
2331測量原理663
2332儀器結構665
2333性能特點665
234電阻法(庫爾特)顆粒計數器666
2341測量原理666
2342計數器結構667
2343性能特點667
235比表面積測量668
2351液體透過法668
2352氣體吸附法669
參考文獻670
其他參考文獻670
下篇粉體技術的應用
第24章粉體技術在塑料中的應用
劉英俊673
241粉體材料在塑料中的作用及其
重要性673
242粉體材料在我國塑料工業(yè)中
應用現狀674
2421粉體材料在我國塑料工業(yè)中
應用的歷程674
2422粉體材料填充改性塑料技術及
應用現狀674
243塑料填充改性常用的粉體材料
的特性679
244塑料填充改性常用的粉體材料683
2441碳酸鈣683
2442滑石粉684
2443高嶺土684
2444云母粉684
2445硅灰石粉685
2446鎂、鋁氫氧化物685
2447炭黑686
2448金屬粉末687
2449木粉687
24410淀粉687
24411粉煤灰玻璃微珠688
24412蒙脫土689
245粉體填料的表面處理689
2451表面處理的必要性689
2452填料表面處理應遵循的
原則690
2453表面處理劑及處理方法691
2454表面處理工藝及設備692
2455表面處理的表征693
246填充塑料的性能694
2461填充塑料的加工性能694
2462填充塑料的力學性能695
2463填充塑料的其他性能697
247粉體與塑料的混合、混煉699
2471混合與混煉概念699
2472混合與混煉結果的判定699
2473混合混煉設備701
248粉體材料在塑料中的應用實例703
2481填充母料703
2482增韌型caco3聚烯烴復合
材料705
2483家電殼體用無機粉體聚丙烯
復合材料707
2484光鈣型環(huán)境友好塑料708
2485煤系高嶺土709
2486微發(fā)泡聚氯乙烯木粉
復合材料710
2487抗菌塑料711
2488新型增強、阻燃纖狀
粉體材料712
2489汽車、家電用改性塑料
專用料713
參考文獻714
第25章粉體技術在橡膠工業(yè)中的應用
呂百齡716
251概述716
252對橡膠用粉體材料的要求717
2521一般要求717
2522性能要求717
253粉體配合劑分類及主要品種718
2531功能型配合劑718
2532非功能型配合劑719
254粉體配合劑的表面改性719
2541改性原理和方法719
2542改性工藝及設備724
255納米材料特性及應用725
2551基本特性725
2552應用現狀726
2553發(fā)展前景728
256廢舊橡膠制品的回收利用728
2561回收利用的意義和現狀728
2562廢舊輪胎處理工藝技術729
2563膠粉的活化改性730
2564膠粉的分類和應用730
主要參考文獻732
第26章粉體技術在涂料工業(yè)中的應用
黃天源733
261涂料用粉體材料定義733
262超細粉體材料在涂料中的作用734
263體質顏料主要物理特性對涂料的
影響736
264常用體質顏料的選擇737
265選擇混合使用體質顏料是涂料的
特定要求738
266體質顏料加工工藝發(fā)展趨向對
涂料的影響738
主要參考文獻739
第27章粉體技術在造紙工業(yè)中的應用
宋寶祥740
271造紙用礦物材料種類與分類740
272造紙用粉體礦物填料和涂料顏料743
2721紙張?zhí)盍?43
2722紙張涂布顏料744
273常用礦物粉體填料與顏料749
2731碳酸鈣749
2732高嶺土764
2733滑石777
第28章粉體技術在農產品、食品及保健食
品中的應用沈再春沈群781
281粒度對粉碎的要求781
2811粒度與小麥粉加工品質的
關系781
2812花粉、靈芝孢子粉及大豆豆奶粉的
粒度與消化吸收利用的關系783
2813粒度與中草藥生物利用率的
關系787
2814粒度與加工工藝的關系788
282常用的粉碎設備789
2821沖擊式粉碎機械789
2822磨碎機791
2823切碎機794
2824超聲波粉碎機797
2825膠體磨和均質機797
2826納米超高壓均質粉碎機797
2827超低溫粉碎機797
283超細粉碎的應用797
2831液體超細粉碎食品(濕法
生產)797
2832醬體超細粉碎食品(濕法
生產)798
2833粉體超細粉碎食品(干法
生產)798
284發(fā)展趨勢799
主要參考文獻799
第29章粉體技術在藥物中的應用
崔福德801
291概述801
292粉體性質對固體制劑生產及質量的
影響802
2921固體制劑的工藝路線802
2922粉體性質與藥物混合均勻度802
2923粉體的流動性與制劑生產803
2924粉體充填性與計量方法805
2925粉體壓縮成形性對片劑質量的
影響806
293粉體性質對制劑質量的影響809
2931對崩解度的影響809
2932對溶出度的影響810
294粉體性質對生物利用度和療效的
影響810
295粉體技術與制劑現代化812
2951納米粒在制劑中的應用812
2952超微粉碎技術在中藥制劑中的
應用813
2953微粒包衣技術的發(fā)展與制劑新
劑型的開發(fā)813
296展望814
參考文獻814
第30章粉體技術在飼料工業(yè)中的應用
牟永義815
301配合飼料基礎815
3011飼料中的營養(yǎng)物質815
3012飼料分類815
3013飼料原料的種類816
3014配合飼料加工工藝流程和
工序簡介817
302飼料粉碎818
3021粉碎的目的818
3022粉碎粒度對飼料性能的影響和
粉碎方法818
3023粒度測定及其表示方法819
3024錘片粉碎機819
3025微粉碎機和超微粉碎機821
3026其他類型粉碎機822
3027粉碎工藝823
303飼料配料計量和混合825
3031配料裝置825
3032配料工藝流程826
3033飼料混合827
3034混合質量830
304飼料添加劑預混合830
3041預混料特點和生產基本
要求831
3042原料的選擇與處理831
3043預混料的加工工藝832
3044預混料加工設備833
305飼料制粒及飼料加工相關工序833
3051顆粒飼料的優(yōu)點833
3052制粒系統(tǒng)的工藝流程834
3053制粒中的液體添加和調質834
3054制粒機835
3055制粒后處理設備836
3056飼料加工相關工序837
306飼料原料和飼料添加劑加工838
3061草粉和葉粉加工838
3062棉籽餅粕工業(yè)脫毒839
3063家禽屠宰副產物加工飼料用
蛋白粉840
3064酒精廠糟液制取飼用
ddgs840
3065飼料添加劑維生素a微膠囊
及造粒加工841
主要參考文獻842
第31章粉體技術在非金屬礦加工中的應用鄭水林843
311概述843
312重質碳酸鈣844
3121干法生產線844
3122濕法生產線846
3123干、濕組合生產線850
313高嶺土854
3131概述854
3132軟質高嶺土855
3133煅燒高嶺土856
314滑石858
315云母859
316石墨861
3161膠體石墨862
3162石墨乳863
317硅灰石864
318鋯英石865
參考文獻866
第32章粉體技術在精細陶瓷中的應用
李竟先867
321概述867
322合成與制備技術的應用868
323表面處理技術的應用876
324改性技術的應用878
3241機械力化學改性878
3242摻雜改性881
3243稀土改性882
3244顆粒、晶須和纖維增韌增強882
3245顆粒表面無機包覆改性886
3246其他改性方法892
325顆粒性能的應用892
參考文獻895
第33章粉體技術在油墨和墨粉制備
中的應用張強900
331概述900
332粉體技術在油墨生產中的應用901
3321油墨的分類和成分901
3322傳統(tǒng)油墨的生產工藝901
3323傳統(tǒng)油墨的生產設備902
3324高檔油墨的生產工藝907
3325珠磨機在油墨制造工藝中的
應用908
333粉體技術在墨粉生產中的應用909
3331墨粉的分類和成分909
3332混融法生產工藝909
3333混融法生產墨粉的設備909
3334聚合法生產工藝914
3335聚合法生產設備915
334粉體技術在噴墨打印墨水生產
中的應用918
3341噴墨打印機技術的特點及
原理918
3342噴墨打印墨水的分類和特性918
3343噴墨打印墨水的組成919
3344噴墨打印墨水的制備方法及
主要設備920
主要參考文獻921
第34章粉體技術在金屬基復合材料中的
應用賈成廠922
341概述922
3411復合材料的定義與分類922
3412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特征924
342增強體顆粒925
3421概述925
3422金屬基復合材料強化用顆粒926
3423強化用顆粒的制備方法926
343顆粒(分散)強化金屬基復合材料的
制備方法933
3431成型與固結933
3432利用液相的制備方法935
344顆粒(分散)增強金屬基復合
材料的特性937
3441物理性能937
3442力學性能937
3443制備方法與強度的關系938
3444高溫性能939
3445分散強化與固溶強化的結合940
3446存儲能的作用941
第35章粉體技術在粉末冶金工業(yè)中的
應用李森蓉等943
351概述943
3511粉末冶金技術的發(fā)展943
3512粉末冶金工藝的優(yōu)越性943
3513粉末冶金材料的分類944
352粉末冶金中的粉體技術945
3521原料制備中的粉體技術945
3522成型工藝中的粉體技術946
3523燒結工藝中的粉體技術949
353金屬粉末的制備工藝950
3531金屬粉末制取方法的分類950
3532鋼鐵粉末的制取工藝951
3533有色金屬粉末制取的工藝954
354金屬粉末材料的特性和技術標準957
3541部分金屬粉末材料的性能
及檢測957
3542部分金屬粉末材料的技術
標準959
355制取金屬粉末的主要設備961
3551機械粉碎設備961
3552超細粉碎設備967
3553霧化制粉設備969
主要參考文獻970
第36章粉體技術在磨料中的應用
王曉剛971
361磨料術語971
3611一般術語971
3612普通磨料術語972
3613超硬磨料術語973
3614其他術語973
362磨料的基本性質973
3621硬度973
3622韌性和脆性974
3623耐高溫性974
3624可加工性974
3625與被加工材料不易產生
化學反應975
363磨料的分類、品種及其用途975
3631磨料分類975
3632品種及其用途975
364各類磨料粉體的粒度組成977
3641涂附磨具用磨料粉體的粒度
組成977
3642固結磨具用磨料粉體的粒度
組成979
3643超硬磨料粉體的粒度組成981
365各類磨料的技術要求982
3651棕剛玉982
3652白剛玉984
3653黑剛玉985
3654鉻剛玉985
3655碳化硅986
3656石榴石磨料987
3657人造金剛石988
3658立方氮化硼989
366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噴射清理
用金屬磨料的技術要求989
3661磨料類型989
3662初始顆粒形狀989
3663顆粒尺寸范圍989
367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噴射清理
用非金屬磨料的技術要求990
3671磨料類型990
3672初始顆粒形狀990
3673顆粒尺寸范圍991
368涂覆涂料前鋼材表面處理噴射清理用
非金屬磨料銅精煉渣的技術要求991
3681顆粒尺寸范圍991
3682要求991
主要參考文獻992
第37章粉體技術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孫欽英993
371耐火材料的性質996
3711致密定型耐火制品的顯氣孔率、
吸水率、體積密度和真
氣孔率997
3712透氣度998
3713耐火制品熱膨脹998
3714耐火制品常溫彎曲強度999
3715致密定型耐火制品常溫
耐壓強度999
3716耐火制品高溫彎曲強度1000
3717耐火制品壓蠕變1000
3718致密定型耐火制品重燒
線變化1000
3719耐火材料耐火度1001
37110致密定型耐火制品荷重
軟化溫度1001
372耐火材料原料1001
3721原料的選擇1001
3722sio2al2o3原料1003
373堿性耐火原料1014
3731菱鎂礦1014
3732鎂砂1015
3733白云巖1017
3734尖晶石族礦物1018
3735鎂橄欖石1021
374鋯英石和斜鋯石1022
3741鋯英石(鋯石)1022
3742斜鋯石1023
375耐火材料生產基本工藝原理1024
3751耐火原料選礦與提純1024
3752原料的煅燒1026
3753原料的破粉碎1027
3754機械化學和超細粉1027
3755助磨劑1028
376al2o3sio2系耐火制品1029
3761硅質耐火制品1029
3762黏土磚al2o3含量為30%~
48%的al2o3sio2系耐火
材料1031
3763高鋁磚1031
3764鋁鋯碳制品1032
3765碳復合制品1033
377堿性耐火制品1034
3771鎂磚及鎂硅磚1034
3772鎂鋁磚1035
3773鎂鉻磚1036
3774鎂鈣磚及鎂鋁磚1036
第38章粉體技術在水泥中的應用
韓仲琦1039
381概述1039
382粉體技術與水泥工業(yè)的關系1040
3821水泥顆粒的大小1040
3822水泥物性1040
3823粉體的流動性1040
3824粉體技術與水泥工業(yè)的
關系1041
383粉體技術在水泥工業(yè)中成功應用的
實例1044
3831原料預均化和生料均化1044
3832旋風預熱器和分解爐1045
3833立磨(輥式磨)與輥壓機1046
3834水泥熟料的預粉磨1048
3835超細粉碎1049
3836料倉設計1049
3837收塵技術1050
3838水泥細度表征技術的進步1051
384水泥加工中的粉體故障及對策1052
3841料倉內的結皮架橋和堵塞1052
3842旋風預熱器的結皮和堵塞1053
3843排拱助流措施1053
385從粉體技術觀點出發(fā)對水泥工業(yè)
技術進步的展望1054
3851基礎理論方面1054
3852水泥顆粒微細化1055
3853水泥性能的改進1055
3854機械設備1056
3855混合料資源化1056
3856生態(tài)水泥的開發(fā)與綠色水泥
工業(yè)1057
主要參考文獻1057
第39章粉體技術在基本化工中的應用
張華谷1058
391合成氨廠的造氣1059
3911造氣用煤1059
3912固定層間歇氣化爐1060
3913固定層加壓連續(xù)氣化爐1061
3914加壓水煤漿氣流床氣化法1061
3915流化床粉煤氣化法1062
392合成尿素1063
3921旋轉造粒噴頭1063
3922塔高與塔徑1064
3923大顆粒尿素造粒1065
393硫酸1067
3931硫鐵礦沸騰焙燒1067
3932沸騰爐結構1068
3933沸騰焙燒的強化1069
3934雙層沸騰爐1069
3935高氣速反渣沸騰爐1069
3936旋風除塵1070
3937電除塵1070
394聯合制堿1073
3941原鹽精制中的粉碎1073
3942氨母液Ⅱ的碳酸化1075
3943重堿過濾1078
3944重質純堿1079
參考文獻1080
第40章粉體技術在石油工程中的應用
鄢捷年1082
401膨潤土在水基鉆井液中的應用1082
4011概述1082
4012蒙脫石的基本構造及物理
化學特性1082
4013蒙脫石的電性1084
4014鉆井液中膨潤土的含量1085
4015黏土在鉆井液中的作用
機理1086
4016高溫對膨潤土在鉆井液
中的作用1088
4017膨潤土的分類1088
4018現場配制鉆井液時對膨潤土
的要求1089
402有機土、氧化瀝青在油基鉆井液
中的應用1089
4021概述1089
4022油基鉆井液的組成1090
4023有機土、氧化瀝青的制備及
使用方法1091
4024有機土、氧化瀝青在鉆井液
中的作用機理1092
4025有機土含量的測定1093
4026對有機土、氧化瀝青的性能
指標要求1093
403加重材料在鉆井液、完井液
中的應用1093
4031加重材料的分類1093
4032加重材料用量的計算方法1094
4033重晶石的應用方法1095
404暫堵劑顆粒在油氣層保護技術
中的應用1098
4041油氣層損害的基本概念1098
4042保護油氣層對鉆井液的
要求1098
4043屏蔽暫堵鉆井液1099
4044暫堵型顆粒的分類及選用
準測1100
4045完井液對暫堵型顆粒的
要求1101
405粉體技術在石油工程中的其他
應用1101
4051油井水泥在固井中的應用1101
4052粉體材料在調劑堵水作業(yè)
中的應用1105
4053壓裂支撐劑在壓裂作業(yè)中的
應用1107
主要參考文獻1108
第41章粉體技術在水煤漿中的應用
曾凡張榮增1109
411概述1109
4111水煤漿及其技術發(fā)展概況1109
4112水煤漿的特性1110
4113水煤漿制備的技術要點1110
412水煤漿的粒度分布與粒度測量1112
4121常用的粒度分布模型1112
4122堆積率與粒度分布的
關系1113
4123水煤漿的粒度分析方法1115
413水煤漿添加劑與水煤漿的
流變特性1117
4131添加劑用途與分類1117
4132分散劑及其作用機理1117
4133穩(wěn)定劑及其穩(wěn)定作用1122
4134助劑1123
4135水煤漿流變特性及其測量
方法1124
414水煤漿的制備工藝1126
4141制漿工藝主要環(huán)節(jié)與功能1126
4142制漿工藝1127
415主要設備1129
4151破碎機1129
4152磨機選型及參數計算1130
4153攪拌設備1136
4154泵送設備1140
4155濾漿設備1141
參考文獻1143
第42章粉體技術與環(huán)境保護
王明星1145
421粉體的來源及其對環(huán)境的影響1145
4211粉體的產生過程1145
4212粉體污染物及其影響1146
422粉體污染物的監(jiān)測與評價1154
4221粉體污染物的采樣和監(jiān)測1154
4222粉體污染的評價方法1156
423粉體污染的防治1162
4231沙塵和局地揚塵的預防和
治理1162
4232工業(yè)粉塵的預防和治理1164
主要參考文獻1169
第43章粉體技術在河流治理中的應用
李書霞張俊華1170
431河流泥沙特性1170
4311河流泥沙的來源1170
4312泥沙特性1171
432泥沙在河流中的運動規(guī)律1176
4321推移質運動1176
4322懸移質運動1180
4323水流挾沙力1182
4324高含沙水流1183
4325水庫異重流1184
433泥沙模型試驗1187
4331模型沙選擇及特征1187
4332高含沙洪水模型相似理論
及條件1191
4333泥沙模型設計實例1193
參考文獻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