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唐代美學綜論
緒論
一 唐代美學的國際地位
二 唐代美學的傳統(tǒng)風味
三 唐代美學的特性
四 唐代美學光輪輻射圈
五 唐代美學研究的方法
第1章 唐代美學的哲學基礎
一 儒道佛玄,互通有無
二 無為有為,相反相成
三 空無和虛,歸于大圓
四 極地之美,自然而生
第2章 唐代美學九大闡釋性范疇
一 對“有”“無”的闡釋
二 對“方”“圓”的闡釋
三 對“一”“多”的闡釋
四 對“大”“小”的闡釋
五 對“大白若辱”的闡釋
六 對“大音希聲”的闡釋
七 對“大象無形”的闡釋
八 對“大巧若拙”的闡釋
九 對“動靜相養(yǎng)”的闡釋
第3章 唐代美學十大理論
一 樸質論
二 風骨論
三 興象論
四 清真論
五 沉郁論
六 美刺論
七 明道論
八 丑怪論
九 意境論
十 風格論
下 卷唐人美學智慧
第4章 人文觀旅游觀悲劇觀
一 勃的人格魅力、雄麗詩風和旅游觀
二 楊炯的人文觀和鑒賞論
三 盧照鄰的幽憂說
四 駱賓王的麗景觀
五 陳子昂的悲劇觀和風骨論
第5章 默語說氣應物美說三境說
一 王維的默語說、氣應物美說
二 王昌齡的“三境”說
第6章 美的創(chuàng)造
一 李白的清雄之美
二 杜甫的慘淡經營
三 岑參的感而遂通
四 高適的相好之美
第7章 美育觀審美觀怪異說
一 韓愈的美育觀、奇怪說
二 柳宗元的審美觀、怪異說
第8章 美刺說美丑觀文氣論
一 居易的美刺說、美丑觀
二 劉禹錫的美丑觀
三 杜牧的文氣論
第9章 美感說詩味論
一 皎然的快樂、意會、至靜、至麗、至苦說
二 李商隱的能感動人、陶冶肺肝說
三 司空圖的醇美、全美論
第10章 心目妙悟說
一 裴孝源的心目相授、隨物成形說
二 朱景玄的妍丑有別、移神定質說
三 張彥遠的妙悟自然、離形去智說
第11章 凝神論
一 李世民的思與神會論
二 虞世南的絕慮凝神論
三 歐陽詢的凝神靜慮論
第12章 和諧論
一 孫過庭的妙法自然、和而不同論
二 張懷瓘的囊括萬殊、裁成一相論
三 顏真卿的自悟說、自然說(附:張旭、懷素
四 竇臮的競美得美說聲同論
第13章 音樂審美釋文審美
一 長孫無忌《音樂志》樂感論
二 陸德明《經典釋文》的審美觀
三 歐陽詢《藝文類聚》中的音樂審美觀(附)——審聲、審音、審樂知音、知樂、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