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第一章 日本在臺殖民統(tǒng)治的確立
第一節(jié) 總督專制統(tǒng)治體制的形成
一 總督專制統(tǒng)治的建立
二 警察統(tǒng)治網絡的形成
三 封建保甲制度的復活
第二節(jié) 社會經濟結構的殖民地化
一 土地林野調查
二 度量衡與貨幣制度改革
三 外國資本的驅逐和日資獨占的形成
第三節(jié) 抗日武裝斗爭
一 武裝抗日運動的展開
二 日本殖民者的殘暴討伐及招降政策
三 抗日武裝斗爭的失敗
第四節(jié) 反殖民武裝暴動
一 北埔事件
二 林圯埔事件
三 土庫事件
四 苗栗事件
五 關帝廟、南投、大甲及東勢角事件
六 六甲事件
七 西來庵事件
八 幾點思考
第二章 殖民地工業(yè)與農業(yè)
第一節(jié) 殖民地下臺灣的工業(yè)
一 工業(yè)發(fā)展概觀
二 糖業(yè)帝國主義
三 土著資本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殖民地下臺灣的農業(yè)
一 土地所有權及其分配
二 農田水利建設
三 農業(yè)經濟發(fā)展概貌
四 農家經濟分析
第三章 殖民地對外貿易與財政
第一節(jié) 殖民地對外貿易
一 對外貿易權的集中
二 對外貿易商品結構
三 對外貿易地區(qū)構成
四 對外貿易概觀
第二節(jié) 殖民地財政
一 臺灣的財政獨立(1896~1904年)
二 臺灣財政的黃金時代(1905~1913年)
三 財政狀況的曲折與好轉(1914~1920年)
四 財政困難的發(fā)生和持續(xù)(1921~1934年)
五 財政的惡性膨脹時期(1935~1945年)
第四章 民族運動
第一節(jié) 民族運動的興起
第二節(jié) 臺灣文化協(xié)會
第三節(jié) 臺灣民眾黨及臺灣地方自治聯(lián)盟
第四節(jié) 農工運動及臺灣共產黨
第五節(jié) 民族運動中的階級斗爭問題——以臺灣民眾黨為例
第六節(jié) 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第五章 殖民統(tǒng)治下的原住民
第一節(jié) “理蕃政策”的出籠
第二節(jié) “蕃地”調查工作的展開
第三節(jié) 對山地資源的掠奪
第四節(jié) 殖民地“教化”事業(yè)的展開
第五節(jié) 霧社起義
第六章 戰(zhàn)時臺灣社會
第一節(jié) 法西斯統(tǒng)治的強化
第二節(jié) 戰(zhàn)時經濟統(tǒng)制
第三節(jié) 工業(yè)化與南進基地化
第四節(jié) 皇民化運動
第五節(jié) 抵制與傷痕
第六節(jié) 臺灣光復
第七章 教育與文化
第一節(jié) 殖民地教育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殖民地教育體制下的臺灣人
第三節(jié) 臺灣話文運動
第四節(jié) 殖民地文學
第五節(jié) 皇民文學及其他
第八章 海峽兩岸關系
第一節(jié) 海峽兩岸關系的新變化
一 割臺初期的海峽兩岸關系
二 金順益案與兩岸通航政策
第二節(jié) 海峽兩岸交通
一 兩岸航運權的爭奪與變更
二 臺灣對外交通中的兩岸航路
三 海峽兩岸交通中的政治因素
第三節(jié) 大陸赴臺勞工
一 日本殖民者對大陸勞工赴臺政策的變化
二 大陸赴臺勞工結構分析
三 在臺大陸勞工團體及其反日斗爭
第四節(jié) 臺灣籍民
一 臺灣籍民問題的產生及清廷的對策
二 日本殖民者對岸擴張中的臺灣籍民
三 《臺灣民報》對日人陰謀的揭露
附錄 日本殖民統(tǒng)治臺灣五十年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