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與罰》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作家完全走向獨創(chuàng)性的一個成熟的標志。從歐洲長篇小說發(fā)展歷史的角度對之進行考察,可以說,這是一部俄羅斯式的新長篇小說,描述了主人公羅季昂·拉斯科爾尼科夫由于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一度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然而在索尼婭的影響下,他終于克服了自己內心的矛盾,主動到警察局投案自首,并在宗教中找到了新生的故事。《罪與罰》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俄國作家,生于1826年,卒于1881年。羅季昂·拉斯柯利尼科夫是圣·彼得堡的一個窮大學生。他精心策劃一起犯罪行為,用一把斧頭砍死了一個經營典當生意的老寡婦及其隔山妹妹,并從她們的寓所里偷走了一些珠寶。在與負責偵察謀殺案的波爾菲里的談話中,拉斯柯利尼科夫為自己辯護,發(fā)揮了他的理論:一個有天才的人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而他就認為自己是個天才。斯維德里加依洛夫來到了圣彼得堡。冬妮婭被他雇為家庭教師時曾受盡了痛苦。拉斯柯利尼科夫心中十分痛苦。他去了警察局。拉斯柯利尼科夫去警察局自首,被判處到西伯利亞服刑八年。冬妮婭和拉祖米興經營出版生意成功,他們結了婚。索尼雅跟隨拉斯利。利尼科夫到了西伯利亞,她住在流放營地附近的二個村子里。由于她對拉斯柯剩尼科夫和其他囚犯非常好,大家都稱她小媽媽索尼雅。在她的幫助下,拉斯柯利尼科夫開始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