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重點介紹ANSYS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結構分析和熱分析,在詳細介紹ANSYS操作使用方法的基礎上,專題講述了ANSYS結構靜力分析、非線性結構分析、接觸分析、模態(tài)分析、諧響應、譜分析、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熱分析的方法和過程,同時通過大量的工程應用實例,可以使讀者能夠快速地掌握ANSYS軟件,并在實際應用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本書理論與實用相結合,力求全面、深入、系統(tǒng)和實用。本書可作為理工科院校相關專業(yè)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學習ANSYS軟件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機械制造、石油化工、輕工、造船、航空航天、汽車交通、電子、土木工程、水利、鐵道等專業(yè)的科研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使用ANSYS軟件的參考書。 第1章緒論1.1 有限元法基本思路 1.2 ANSYS簡介 1.3 ANSYS新版本功能簡介第2章初識ANSYS2.1 ANSYS10.0的啟動運行及設定2.2 ANSYS的文件系統(tǒng)2.3 ANSYS分析的基本步驟2.4 基本分析過程第3章應用菜單 3.1 File菜單3.2 Select菜單3.3 List菜單3.4 Plot菜單3.5 PlotCtrls菜單 3.6 WorkPlane菜單第4章ANSYS的幾何建模4.1 ANSYS1幾何建模的概念4.2 建模前的問題規(guī)劃4.3 坐標系和工作平面在建??傻膽?.4 自底向上建模方法4.5 自頂向下的建模方法4.6 實體模型的布爾運算4.7 實體圖元的縮放4.8 從其他CAD系統(tǒng)導入模型4.9 實體模型幾何特性的計算4.10 實體建模時的注意事項 第5章創(chuàng)建有限元模型5.1 選定單元類型5.2 設置實常數5.3 實體模型的網絡劃分5.4 網絡劃分的控制5.5 網絡劃分的控制5.6 網格質量檢查和修改5.7 直接生成單元網格的方法第6章載荷施加6.1 載荷概述6.2 自由度約束條件的施加6.3 施加載荷第7章求解7.1 求解器7.2 求解多少載荷7.3 分析的中斷和重啟動7.4 求解參數估計7.5 求解時需要注意的事項第8章ANSYS后處理8.1 后處理概述8.2 通用后處理器8.3 時間歷程后處理第9章結構靜力分析9.1 結構分析的概念9.2 結構靜力分析的基本步驟9.3 平面問題的的結構靜力分析9.4 桁架結構靜力分析9.5 梁結構靜力分析9.6 殼結構靜力分析9.7 三維實體靜力分析9.8 結構靜力分析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第10章非線性的基本概念10.1 結構非線性的基本概念10.2 非線性分析的特殊性10.3 非線性表態(tài)分析基本過程 10.3 非線性結構的分析注意事項10.4 非線性結構分析注意事項10.5 大應變分析10.6 屈曲分析10.7 材料非線性分析10.8 非線性分析示例第11章接觸分析11.1 接觸分析的概念和分類11.2 ANSYS接觸分析能力11.3 畫一面接觸分析11.4 點一面接觸分析11.5 點一點接觸分析11.6 接觸問題的示例第12章模態(tài)分析12.1 模態(tài)分析的基本概念12.2 模態(tài)分析方法12.3 模態(tài)分析過程 12.4 預應力模態(tài)分析 12.5 循環(huán)對結構的模態(tài)分析12.6 循環(huán)對稱結構的模態(tài)分析第13章諧響應分析13.1 諧響應分析13.2 諧響應分析求解方法13.3 完全法諧響應分析過程13.4 縮減法響應分析過程 13.5 模態(tài)疊加法諧響應分析過程13.6 有預應力的諧響應分析13.7 諧響應分析實例第14章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14.1 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概念14.2 瞬態(tài)分析的三種求解方法14.3 完全法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過程14.4 縮減法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14.5 模態(tài)疊加法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過程14.6 有預應力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過程14.7 進行瞬態(tài)分析要注意的技術細節(jié)14.8 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示例第15章譜分析15.1 譜分析的基本概念15.2 譜分析中的常用術語15.3 單點響應譜分析步驟15.4 隨機振動分析步驟15.5 動力設計方法15.6 多點響應譜分析15.7 單點響應譜分析示例15.8 隨機振動分析示例第16章熱分析16.1 ANSYS熱分析功能 16.2 熱分析的理論基礎 16.3 穩(wěn)態(tài)傳熱分析16.4 瞬態(tài)傳熱分析16.5 輻射熱分析16.6 含相變現(xiàn)象的熱分析16.7 熱應力分析16.8 綜合熱分析示例第17章APKL開發(fā)17.1 參數17.2 數組的參數17.3 數據文件的輸入輸出17.4 APDL宏程序設計17.5 與UGI的交互設計17.6 宏程序的功能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