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文
創(chuàng)新以代雄
--敦煌石窟初唐壁畫概觀.
圖版
一 男供養(yǎng)人 三七五窟
二 女供養(yǎng)人 三七五窟
三 乘象入胎 三七五窟
四 夜半逾城 三七五窟
五 天王二身 三七五窟
六 持盤菩薩 四0一窟
七 持盤菩薩胸像 四0一窟
八 說法圖 五七窟
九 觀音胸像 五七窟
一0 阿難 五七窟
一一 說法圖 五七窟
一二 迦葉與觀音 五七窟
一三 大勢至菩薩 五七窟
一四 菩薩二身 五七窟
一五 持花天 五七窟
一六 思維菩薩 五七窟
一七 飛天 五七窟
一八 文殊 二0三窟
一九 維摩詰 二0三窟
二0 說法圖 三三窟
二一 乘象入眙 三二三窟
二二 夜半逾城 三二三窟
二三 樹下說法圖 三二三窟
二四 菩薩 三二三窟
二五 菩薩 三二三窟
二六 供養(yǎng)菩薩 三二三窟
二七 蓮花蔓網紋藻井 三二三窟
二八 說法圖 三二三窟
二九 菩薩三身 三二三窟
三0 藥師佛 三二三窟
三一 阿彌陀凈上變 三二三窟
三二 群飛天 三二三窟
三三 持幡飛天 三二三窟
三四 阿彌陀凈土變 二二0窟
三五 觀音 二二0窟
三六 觀音(胸像) 二二0窟
三七 菩薩一組 三一0窟
三八 菩薩 三一0窟
三九 菩薩一組 三一0窟
四0 憑欄菩薩 三一0窟
四一 十二藥叉 三一0窟
四二 舞樂圖 三一0窟
四三 雙人舞 二二0窟
四四 東方藥師經變 二二0窟
四五 舞樂圖 二二0窟
四六 舞樂圖(局部)
四七 舞樂圖(特寫)
四八 舞樂圖(局部)
四九 獻花菩薩 二二0窟
五0 天女燃燈 二二0窟
五一 樂隊 二二0窟
五二 樂隊 二二0窟
五三 奏拍板者 二二0窟
五四 吹海螺者 二二0窟
五五 歌手 二二0窟
五六 吹豎笛者 二二0窟
五七 維摩詰經變 二二0窟
五八 說法圖 三一0窟
五九 持蓮花菩薩 二二0窟
六0 持蓮花菩薩 二二0窟
六一 文殊及帝王 二二0窟
六二 帝王出行圖 二二0窟
六三 供養(yǎng)人及題記 二二0窟
六四 各民族大臣 二二0窟
六五 外國君長 二二0窟
六六 侍臣頭像 二二0窟
六七 芏口薩 二二窟
六八 菩薩 二二0窟
六九 維摩詰示疾 二二0窟
七0 維摩詰 二二0窟
七一 各國王子 二二0窟
七二 中亞使者 二二0窟
七二 云中菩薩 二二0窟
七四 觀無量壽經變之未生怨 四三窟
七五 寶樹觀 四三一窟
七六 寶樓觀 四三一窟
七七 未生怨 四三一窟
七八 馬夫與馬 四三一窟
七九 乘象入胎 三二九窟
八0 夜半逾城 三二九窟
八一 化生童子 三二九窟
八二 化生童子 三二九窟
八三 說法圖 三二九窟
八四 說法圖 三二九窟
八五 乘龍仙人 三二九窟
八六 乘虎仙人 三二九窟
八七 群飛天 三二九窟
八八 群飛天 三二九窟
八九 彌勒經變 三二九窟
九0 彌勒經變局部 三二九窟
九一 飛天藻井 三二九窟
九二 飛天 三二九窟
九三 飛天 三二九窟
九四 供養(yǎng)人與牛車 三二九窟
九五 供養(yǎng)人與馬群 三二九窟
九六 女供養(yǎng)人 三二九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