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先秦時期,一般指從上古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這一段歷史。由于商朝才出現漢字,因此,商朝以前的歷史,缺乏文字材料,大多為傳說或推測。如黃帝、炎帝聯合起來打敗了南方蚩尤部落,形成了華夏民族;堯舜的推舉禪讓制;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等。但是中國傳統歷史教科書都將“夏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我們也沿襲這一做法,將先秦時期定為從夏朝到秦朝,歷經夏、商、周三個朝代(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221年),前后約兩千多年。 先秦時期是中國社會制度發(fā)生重大變革的動蕩時期。尤其是周朝后期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五霸爭鋒,七雄兼并,周天子的統治已經名存實亡。各諸侯國為了爭得一統天下的地位都努力增強國力,積極展開外交,禮賢招攬有識之士,政治環(huán)境比較寬松,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自由時期。出現了一大批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如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和孟子、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和莊子、法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荀子和韓非子、軍事家孫武、大詩人屈原等,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故事,如雞鳴狗盜、臥薪嘗膽、完璧歸趙、將相和等。由于篇幅所限,我們只選取了那些歷史上比較有名,同時故事可讀性又比較強的歷史人物。人物故事大多根據正史記載改寫,但是一些雖未載入正史,但民間婦孺皆知的故事也編寫進去了,如“孟母三遷”。 本冊為《中國古代歷史人物故事》系列叢書的第一冊,為了使人閱讀起來有歷史的完整性,我們也選入了一些上古時期傳說中著名的人物故事,如女媧補天、盤古開天辟地、炎黃戰(zhàn)蚩尤、大禹治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