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國情
(一)增強國情觀念
(二)注重國情調查
(三)正確宣傳國策
第二章 求實
(一)實有其事
(二)實事實報
(三)實事求是
(四)實踐檢驗
第三章 性質
(一)物質和意識
(二)新聞和政治
(三)事業(yè)和性質
第四章 對象
(一)向人民貼近
(二)為人民服務
(三)向人民貢獻
(四)受人民檢驗
第五章 使命
(一)突出中心地位
(二)注重科技知識
(三)建設精神文明
第六章 準則
(一)歷史選擇
(二)立國之本
(三)指導思想
第七章 改革
(一)建立公開模式
(二)發(fā)揚民主精神
(三)加強參與活動
(四)放擴自主權限
(五)增進競爭機制
第八章 界限
(一)民主由集中指導
(二)自由被紀律約束
(三)行為受道德規(guī)范
(四)權利為履行義務
第九章 防變
(一)認清敵對勢力反動性
(二)防御和平演變長期性
(三)堅持政治思想原則性
(四)一思想斗爭較量復雜性
(五)掌握防御演變主動性
第十章穩(wěn)定
(一)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
(二)政治體制穩(wěn)定
(三)政策穩(wěn)定持續(xù)
(四)反對錯誤傾向
第十一章 育人
(一)營造社會環(huán)境
(二)建設社會文明
(三)培養(yǎng)社會人才
(四)弘揚社會風范
第十二章 傳統(tǒng)
(一)江洪肆虐,紛起斗魔
(二)科技抗洪,威力無比
(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四)生產自救,重建家園
(五)身負重任,眾望所歸
第十三章 批評
(一)報紙廣播配合批評
(二)批評報道慎重對待
(三)加強領導開展批評
(四)主動批評自我批評
(五)公開亮相獎勵批評
第十四章 關系
(一)重新界定報紙屬性
(二)轉變計劃思維定勢
(三)改革價值單一模式
(四)端正新聞思想作風
(五)重視從政監(jiān)督功能
(六)控制報臺適度規(guī)模
第十五章 隊伍
(一)思想革命化
(二)作風大眾化
(三)行為規(guī)范化
(四)隊伍公仆化
第十六章 制導
(一)從領導做起
(二)當政必自廉
(三)為記者撐腰
(四)受政體制導
第十七章 威望
(一)改革開放胸懷大志
(二)豐功偉績彰彰在目
(三)一國兩制偉大構思
(四)剛毅魄力非同尋常
(五)緬懷偉人看好中國
(六)振興中華后繼有人
(七)世紀盛會高舉旗幟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