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是言簡意賅、通俗簡練、生動活潑的韻語或短句,經常以口語的形式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和應用,體現(xiàn)了人民大眾的生活智慧和實踐經驗,可以啟示人生,教人學善,指導人們的思想行為,幫助人們做好工作,更愉快地生活。諺語跟成語、歇后語,乃至格言、警句都有相似之處,但諺語有其獨特的個性與魅力。真正的諺語,一定來自民間、來自生活。有些諺語雖經文加工,其根源仍在民眾之中,純粹的文人創(chuàng)作,成為箴言,但不宜稱為諺語。諺語的初始階段,在口頭傳播,經文人采集并加工,編印成書,才成為書面形式的諺語集。諺語還有豐富的知識性,可以使人獲得許多新鮮有用的知識。有些諺語不是說理的,而是傳播正確知識的,如“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走如風”等,這些諺語講的都是健康方面的知識。還有一些知識性諺語,是各行各業(yè)工作經驗的總結,可稱行為諺語,諺語還有鮮明的民族性。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諺語,各有不同的特點。主要是內容上與本國本民族的人情、風土、習慣相吻合,語言也具有本國本民族特點。同時,表達方式民族化、修辭形式民族化。但不管國別與民族有多少不同,各國各民族諺語的共同性仍是重要的,特別是對人生的認識,有許多共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