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lián)酋、阿曼、也門等國接壤。海岸線長2437公里。地勢西高東低。西部高原屬地中海式氣候,其他地區(qū)屬亞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沿海地區(qū)氣溫38-39℃,內地有時高達54℃;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沙特阿拉伯王國占阿拉伯半島總面積的五分之四。人口總數(shù)約一千九百四十多萬,穆斯林占總人口100%。居民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游牧部落稱為貝都因人。伊斯蘭教是國教,阿拉伯語為國語。此外還有二百余萬外籍僑民,其中有非洲人、伊朗人、印度人、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人,還有土耳其人和來自西方的歐美僑民。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一些繼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國,八世紀為鼎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十一世紀開始衰落,十六世紀為奧斯曼帝國所統(tǒng)治。十九世紀英國侵入,當時分漢志和內志兩部分。1924年內志酋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兼并漢志,次年自稱為國王。經過30年征戰(zhàn),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終于統(tǒng)一了阿拉伯半島,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阿拉伯王國,定這一天為沙特國慶日。【政治】沙特是政教合一的君主制王國,禁止政黨活動。無憲法,《古蘭經》和穆罕默德的圣訓是國家執(zhí)法的依據。國王亦稱“兩個圣地(麥加和麥地那)的仆人”,并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大臣會議主席(即內閣首相)等職務。國王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大臣、副大臣、地區(qū)埃米爾(省長)、副埃米爾(副省長)、駐外使節(jié)和其他高級行政官員以及軍隊上校以上軍官均由國王任命。國王有權批準和否決內閣會議決議及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協(xié)議。1992年3月1日,法赫德國王頒布治國基本法,規(guī)定沙特王國由其締造者阿卜杜勒-阿齊茲·拉赫曼·費薩爾·沙特國王的子孫中的優(yōu)秀者出任國王。1993年8月20日頒布新的內閣法,規(guī)定國王兼任內閣首相,國王有權任命內閣副首相和大臣,解散或改組內閣,各部大臣直接向首相負責。內閣由副首相、各部大臣及任命的國務大臣和國王顧問組成,任期4年。國王有權立、廢王儲,解散協(xié)商會議?;痉ㄟ€廢除了王儲自動成為國王的權利,并確認了阿卜杜拉王儲為王位繼承人。2000年6月,沙特成立新的王室家族委員會,委員會包括18名成員,阿卜杜拉王儲和蘇爾坦第二副首相分別擔任正副主席。委員會將處理王室內部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