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交換機概述
1.1 交換機技術產生的背景
1.1.1 對于網絡過載的認識
1.1.2 為什么要使用交換機
1.1.3 交換技術的爭論焦點
1.1.4 交換技術的優(yōu)點
1.2 交換機的特性
1.3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1.4 交換機的工作模式
1.5 交換機的體系結構
1.6 如何評定交換機的性能
1.6.1 怎樣了解交換機的性能
1.6.2 數字的內在因素
1.7 三種交換技術
1.8 局域網交換機的種類
1.9 交換機應用中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第2章 交換機的架構分析
2.1 機架式交換機
2.1.1 機架式交換機簡述
2.1.2 術語
2.1.3 機架式交換機的性能應考慮的因素
2.2 固定配置式帶與不帶擴展槽交換機
第3章 交換機的網管與網絡管理協議
3.1 非網管與網管型交換機
3.2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
3.2.1 管理信息的結構(SMI)
3.2.2 管理信息庫(MIB)
3.2.3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簡介
3.2.4 SNMP規(guī)范的主要內容
3.3 遠程監(jiān)控儀(RMON)
第4章 網管型以太網交換機
4.1 網管型以太網交換機產品概述
4.1.1 產品簡介
4.1.2 S1924F+交換機的特性和規(guī)格說明
4.2 硬件安裝指南
4.2.1 交換機部件
4.2.2 安裝
4.2.3 交換機的連接
4.2.4 注意事項
4.3 交換機的配置與使用
4.3.1 工作模式
4.3.2 端口配置
4.3.3 VLAN
4.3.4 Trunk
4.3.5 優(yōu)先級
4.3.6 IGMP Snooping
4.3.7 DHCP功能
4.3.8 交換機文件更新
4.4 SNMP客戶端軟件使用
4.4.1 S-Manager軟件描述
4.4.2 軟件安裝
4.4.3 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4.4.4 Mib-Browser
4.4.5 Rmon View
4.5 Telnet/帶外管理實際使用
4.5.1 概述
4.5.2 Telnet/帶外連接方法和登錄過程
4.5.3 Telnet/帶外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4.5.4 Telnet/帶外管理的其他注意事項
4.6 基于Web的管理——WBM
4.6.1 S1924F+ Web Server概述
4.6.2 S1924F+ Web Server連接
4.6.3 S1924F+ Web Server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4.6.4 Web管理的其他注意事項
4.6.5 S1924F+應用設置方案
第5章 骨干級以太網交換機
5.1 M2851模塊安裝指南
5.1.1 模塊說明
5.1.2 模塊安裝
5.1.3 注意事項
5.2 交換機的配置與使用
5.2.1 工作模式
5.2.2 模塊信息
5.2.3 端口配置
5.2.4 VLAN
5.2.5 優(yōu)先級
5.2.6 IGMP Snooping
5.2.7 DHCP功能
5.3 Telnet/帶外管理實際使用
5.3.1 概述
5.3.2 Telnet/帶外連接方法和登錄過程
5.3.3 Telnet/帶外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第6章 網管型千兆以太網交換機
6.1 概述
6.1.1 產品簡介
6.1.2 S1926G交換機的特性和規(guī)格說明
6.2 硬件安裝指南
6.2.1 交換機部件
6.2.2 安裝
6.2.3 交換機的連接
6.2.4 注意事項
6.3 交換機的配置與使用
6.3.1 工作模式
6.3.2 端口配置
6.3.3 VLAN
6.3.4 Trunk
6.3.5 優(yōu)先級
6.3.6 IGMP Snooping
6.3.7 DHCP功能
6.3.8 交換機文件更新
6.4 SNMP客戶端軟件使用
6.5 Telnet/帶外管理實際使用
6.5.1 Telnet/帶外連接方法和登錄過程
6.5.2 Telnet/帶外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6.5.3 IGMP Snooping + Tag VLAN +L2 Trunk工作模式下的菜單設置
6.6 基于Web的管理——WBM
6.6.1 S1926G Web Server概述
6.6.2 S1926G Web Server連接
6.6.3 S1926G Web Server的管理界面及操作方法
6.7 S1926G應用設置示例
第7章 Star-M20系列模塊
7.1 堆疊模塊——M2031
7.1.1 堆疊模塊的特性
7.1.2 適用機型
7.2 1000Base-SX千兆光纖模塊——M2021S
7.2.1 1000Base-SX光纖模塊的特性
7.2.2 LED指示燈描述
7.2.3 適用機型
7.3 1000Base-LX千兆光纖模塊——M2021L
7.3.1 1000Base-LX光纖模塊的特性
7.3.2 LED指示燈描述
7.3.3 適用機型
7.4 1000Base-T千兆模塊——M2021T
7.4.1 1000Base-T千兆模塊的特性
7.4.2 LED指示燈描述
7.5 三層交換模塊——M2040
第8章 組播
8.1 組播概述
8.2 組播技術
8.2.1 組播體系結構
8.2.2 組播地址
8.2.3 二層交換環(huán)境中組管理的實現
8.2.4 域內組播路由協議
8.2.5 域間組播路由協議
8.3 組播業(yè)務組網方案
8.3.1 單域網絡組播組網
8.3.2 多域網絡組播組網
第9章 關于第2、3、3、7層交換的問題
9.1 基于LAN第2層交換
9.2 第3層交換技術
9.3 第4層交換技術
9.4 第7層交換技術
第10章 交換機的測試技術與方法
10.1 10/1000Mbps交換機的測試技術與方法
10.1.1 物理特性測試
10.1.2 功能特性測試
10.1.3 性能測試
10.1.4 管理性測試
10.1.5 可靠性、服務質量及其他測試
10.2 1000Mbps交換機的測試技術與方法
10.2.1 千兆交換機性能測試指標
10.2.2 千兆交換機測試使用的工具
10.2.3 千兆骨干交換機的測試技術與方法
10.2.4 千兆接入交換
10.3 第2層千兆交換機的測試要素
10.3.1 2層千兆交換機的測試內容
10.3.2 物理特性測試
10.3.3 性能測試
10.3.4 功能特性測試
10.3.5 管理方式
10.3.6 協議支持
10.4 第3層千兆交換機的測試要素
10.5 第4層千兆交換機的測試要素
10.5.1 4層千兆交換機的功能測試
10.5.2 4層千兆交換機的性能測試
10.6 測試平臺
第11章 選擇交換機的有關策略
11.1 選擇千兆交換機的原則
11.2 選擇交換機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1.3 怎樣選擇交換機
11.4 判斷千兆交換機性能好壞的主要因素
11.5 千兆交換機如何分類
11.6 交換機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第12章 交換機的有關問題
12.1 智能交換機問題
12.2 交換機堆疊系統的連接方式
12.3 軟交換技術
12.4 千兆交換有哪些連接模式
12.5 交換機性價比基準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