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說“慈濟”是當今社會的一股清流,能夠凈化人間;這一點也正是“慈濟人”衷心的期許。為何“慈濟”會成為一股清流呢?我們就從“慈”字談起。 “慈”,以佛教的觀點來說,指的是“無緣大慈”,同時也是智慧、良知的意思。談到“慈”字,我們常會聯想到“慈善”或“慈悲”。慈善的“善”是一種“形象”,也是“福群”之意;而慈悲的“悲”字,則為“同體大悲”,引申有“毅力”或“良能”之意。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泉、一塊福田 無緣大慈──人人都需要愛,有愛的人生才算幸福,不過,社會也因愛而產生許多問題。人因愛欲而生貪,由貪愛轉造惡業(yè),而慈則是一種清凈的、完全無污染的愛。一般人的愛,只愛和我有關系、和我最親近的人,只想讓這些人快樂;這樣的愛,是凡夫俗子的愛。若在佛教領域中,愛的范圍便相當廣大,和我無緣無故的人,我也愛他們,也想使他們快樂;這種不帶任何私我色彩的大愛,必定需要發(fā)揮智慧,才能讓被愛的人感到快樂,愛人的人也不覺得煩惱,這就是“慈”?!∵@股慈愛的清流宛如一泓清水,人們不能沒有水而存活。無論多么高的山頂,依然有水源存在,山增多高,水就多高;地陷多低,水就多低。也就是說,人們無論年紀老少、知識高低,都具有這分慈愛本性,蘊含這股清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