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奠定中國思想特色的時代,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問題最嚴重的時期之一。北宋中期所面臨的內外挑戰(zhàn)的嚴峻程序,尤其突出。窮則思變。當是時社會普遍的“更張”要求以及王安石變法的實踐,絕非偶然,它反映出社會發(fā)展內因中一種要求解決問題的歷史必然性,也是傳統(tǒng)思想中兩種不同價值取向相互斗爭、相互融合的結果。然而,王安石變法不僅在當時受到激烈的反對而告失敗,并且在數(shù)百年的歷史中一直處于一種被否定的境地;降至近現(xiàn)代,卻又為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所推崇,褒貶不一,異見紛紜,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這一問題本身及其遭遇所蘊含的歷史意義,極其耐人尋味。本書正是通過這一角度,在綜述王安石變法歷史情境的基礎上,展開一定的批判,力圖對這一歷史難題的深刻意蘊有所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