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
1.從美好憧憬到科學實踐
2.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
3.從小康社會到和諧社會
4.從和諧社會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5.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學發(fā)展觀
理念研究篇
第1章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淵源
1.1 中國古代社會思潮溯源
1.2 中國近現代的社會思想
1.3 國外早期社會學研究的主要成果
1.4 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簡介
1.5 馬克思主義社會建設理論要點
第2章 我黨社會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2.1 新民主主義時期社會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2.2 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
2.3 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的后的曲折探索
2.4 改革開放和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確立
2.5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2.6 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
2.7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3章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
3.1 民主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政治保障
3.2 公平正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
3.3 誠信友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道德準則
3.4 充滿活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
3.5 安定有序是社會和諧的基本前提
3.6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
第4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4.1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構建和諧社會
4.2 構建和諧社會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4.3 構建和諧社會與現代化建設
4.4 構建和諧社會與民族復興
4.5 構建和諧社會與黨的領導
實踐經驗篇
措施建議篇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