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之舞》所體現出的文學觀念正是對人和審美的雙重堅持,他由此論述了消費文化對于當代文學方方面面的滲透性影響,和當代文學在兩個層面所遭遇到的扭曲和摧折,從他那些或者熱情洋溢或者客觀冷靜的文字中,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對文學發(fā)自內心的關注和細密的審視,而不是將文學觀相對化、虛無化、概念化,使活生生的文學淪落為文化研究的注腳和例證。他看似熱心于大的問題,其實始終著眼于現實問題的解決,并不大而無當。在當代文學發(fā)展日益復雜的背景下,這樣的著作是有益的,它起碼可以廓清文學的一些基本認識,使人較為準確地理解當今中國文學的實際狀況。此前,鄭崇選閱讀了許多文學作品,積累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調研了很多社會和文化現象,不斷地對當代新的文學和文化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發(fā)表了一些相關的論文(有的為權威報刊資料轉載),實際上是為本書的寫作作了相當充分的準備?!∷攸c探討的問題:如何認識中國語境內的消費文化?如何認識消費文化邏輯對文學產生的整體滲透?如何認識消費文化鏡像之中當代文學所呈現的種種敘事轉變?如何認識消費文化語境內文學發(fā)展的未來命運?確是當前文學在消費文化籠罩下產生的一些最富困惑性的問題,讀后有搔到癢處之感。作者沒有“繞著問題走”,顯示了學術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