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起于北宋周敦頣、程顥、程頣、張載,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它是會儒學歷漢、唐經學后發(fā)展的新階段。南宋理宗后期,理學正式確定為官方統治思想,延及元、明、清,近七百年,對中國社會文化影響深遠。宋明理學,海內外研究者甚多,無論論著,即中國哲學史、思想史也多有闡發(fā),而侯師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的《宋明理學史》為專門之系統著作。清代理學雖有論著闡發(fā),但尚乏系統。錢穆所著《清儒學案》,惜書稿沉于長江,未能行世。有鑒于此,本書冀能彌其不足于萬一。清代,理學又稱為宋學?!端膸烊珪偰俊そ洸靠倲ⅰ氛f:自漢至清,“要其歸宿,則不過漢學、宋學兩家,互為勝負。夫漢學具有根柢,講學者以淺陋輕之,不足服漢儒這也。宋學具有精微,讀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門戶之見,而各取所長,則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經義明矣。”這里所謂宋學,即指包括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理學,與專事訓詁考證的漢學相對立。由龔書鐸教授主編,史革新、李帆、張昭軍撰寫的三卷本《清代理學史》,該書歷時五年而成,為學界第一部較為系統的清代理學史著作,對于推動理學史和學術思想史研究,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