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吸引、激勵、保留人才呢?這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是困擾許多專業(yè)人士的看似簡單卻莫衷一是的棘手問題。最近幾年來,社會學界涌現的一個理論逐漸受到HR學者和業(yè)界人士的關注,這就是社會性交易理論。該理論指出,個人與企業(yè)之間或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易不像以前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主要是經濟交易,而更多的是一種包括經濟、相互關懷與支持諸多方面的綜合性社會交易。在這種交易體系下,企業(yè)為個人提供的不局限于物質財富,還要考慮滿足員工心理等其他方面的需求。企業(yè)滿足員工需求的關鍵在于了解員工在工作環(huán)境中的具體需求是哪些。對此,馬斯洛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了人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五個層次的需求,并且是由低到高、逐層滿足。而Alderfer通過對馬斯洛需求理論在企業(yè)管理中具體應用的總結、補充和修正指出,在工作環(huán)境中人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三個層次上,即生存和基本經濟需求(Existence)、人際關系需求(Relation-ship)、成長需求(Growth)(簡稱ERG理論)。根據這一理論,個人在工作中追求的需求主要包括:(1)解決溫飽問題,滿足生存的經濟需求;(2)與企業(yè)中的同事、上下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并與家人保持健康、愉快、和諧的關系;(3)實現個人成長的夢想,體現個人價值。我們認為,這些需求可能逐步實現,亦可能同時實現,或優(yōu)先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如個人價值的實現或與社會中其他人和諧融洽的關系。由于人們在工作中要滿足自身的多種需求,成功企業(yè)管理的核心就是做到切實滿足員工的這些需求,并根據員工喜好,選擇適合的激勵機制和方式。因此,《滿足員工需求》將具體涉及國內外一些公司或組織基于員工不同層面的需求而制定的激勵措施,探究其理論和邏輯根源,討論不同的激勵方式在企業(yè)管理中應用的利弊及對員工心理和行為可能造成的影響,總結不同人力資源管理思維和方式的有效性差異及應用,借鑒東西方人力資源管理的經驗和教訓。《滿足員工需求》在簡明闡述社會性交易理論和需求理論的基礎上,以案例分析為主,展開對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探討,對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分析,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相得益彰,為今后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實務提供詳實的借鑒和指導。在《滿足員工需求》的章節(jié)中,由于企業(yè)員工的需求存在差異,我們對每個層次的需求,都先分析其存在的根源和在工作中的表現,然后探討其在企業(yè)管理中滿足這種需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接著列舉出現有的國內外企業(yè)處理的方式和方法,探討其有效性和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案,為今后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提供可資借鑒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