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輯 道南四賢開閩學之先河
楊時道南開閩學之先河
楊時的理一元論思想
楊時的“理一分殊”說
楊時的政治態(tài)度
游定夫《易》論
羅從彥與道統(tǒng)論
羅從彥哲理詩剖析
朱熹理學啟蒙師李侗的思想
論李侗的“理一分殊”思想
再論李侗對楊時“理一分殊”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朱熹與南劍三先生
第二輯 朱子閩學與現(xiàn)代社會
孔朱“為政以德”的關鍵與核心
孔朱孝論與現(xiàn)代倫理
朱熹忠恕觀簡論
孔、朱仁學和當代文化
兌卦與孔、朱的“和而不同”
從周濂溪到朱熹宇宙生成說的演進
朱熹道德觀述評
朱熹對老子的評價
畫卦洲、紫陽樓、水簾洞——朱熹初學時期的生活、游學考略
學事、候批、重游——從詩作看朱熹在泉州
朱熹“逃禪歸儒”的思想轉變
朱熹初仕時的思想和著述
朱熹與武夷文化
第三輯 閩學前賢與后繼
董仲舒思想及其對宋明理學的影響
閩學后繼蔡清的武夷詩
閩學后人林希元的易學觀
閩學后賢李廷機的故事
閩學學人洪芳洲詩話
閩學大儒李光地著述考略
閩學與閩學研究
編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