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演繹推理(邏輯判斷)
快讀快解十二招
第一章 快讀快解應用集錦
一、條件不確定 假設是關鍵
二、條件能確定 相關做推演
三、條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
四、確定條件多 排除做首選
五、閱讀必弄清 論據和論點
六、選項要證據 直觀是答案
七、可能不推“必” 部分不推“全”
八、具體有疑問 概括選宏觀
九、概念有內涵 當心被偷換
十、強弱相比較 選“最”才保險
十一、發(fā)現(xiàn)關聯(lián)詞 規(guī)則用在先
十二、分析數(shù)據比 謹防基數(shù)變
第二章 概念分析
第一節(jié) 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一、概念的內涵
二、概念的外延
三、概念的周延性
四、運用概念的邏輯錯誤
第二節(jié) 概念之間的關系
一、概念之間的關系
二、概念關系推理(以三段論為例)
第三章 演繹推理
第一節(jié) 命題和推理
一、命題
二、推理
第二節(jié) 復合命題推理及錯誤警示
一、充分條件命題、推理及錯誤警示
二、充分必要條件命題及4個推理規(guī)則
三、選言命題及推理規(guī)則
四、聯(lián)言命題及推理規(guī)則
五、德·摩根定律(負命題)及等值命題考點
六、二難推理
第三節(jié) 直言命題及推理
一、直言命題的含義及形式
二、直言命題的對當關系和推理
第四節(jié) 模態(tài)命題及推理(簡介)
一、模態(tài)命題
二、模態(tài)推理
第五節(jié) 邏輯矛盾解析
一、邏輯矛盾的特征
二、邏輯矛盾的類型
第四章 論證、反駁
第一節(jié) 論證三要素
一、論題
二、論據
三、論證方式(證明的形式或方法)
第二節(jié) 歸納與類比(非演繹推理)
一、歸納推理
二、類比推理
第三節(jié) “補論據”題型解析
一、什么是論據不足
二、對“論據不足”題型的識別方法
三、解析對策
第四節(jié) 結論型解析
一、什么是“推出結論”
二、對“推出結論”題型的識別方法
三、解析對策
第五節(jié) 反駁題型識別及解析對策
一、對論題的反駁
二、對論據的反駁
三、對論證方式的反駁
四、識別及對策
第五章 智能推理
第一節(jié) 智能推理分析
一、矩陣解析法
二、假設分析法
三、疊列推演法
第二節(jié) 練習及解析
第二篇 圖形推理
第一章 看圖技巧
第一節(jié) 素
一、元素組合六步觀察法
二、公共元素抓共性
三、多元重組細插拼
四、同類組合看細節(jié)
五、異類元素看趨勢
六、個性元素看形狀
七、元素自變看增減
八、其他個案剖綜合
第二節(jié) 數(shù)
一、有線出頭可數(shù)數(shù)
二、單位組圖可數(shù)數(shù)
三、字母漢字可數(shù)數(shù)
四、其他個案剖綜合
第三節(jié) 形
第四節(jié) 位
一、旋轉組圖定方向及角度
二、位移圖形看方向及長度
三、折疊圖形找相鄰及特征
四、翻轉組圖看次數(shù)及再變
五、綜合題目加數(shù)形
第五節(jié) 素數(shù)形位綜合運用
一、素數(shù)位結合
二、素數(shù)結合
三、素和位
四、數(shù)位結合
第二章 綜合練習
第一節(jié) 學以致用
一、對比推理
二、類比推理
第二節(jié) 活學活用
一、圖形對比推理
二、圖形類比推理
三、九宮格圖形推理
四、圖形折疊題
五、圖形重組
六、圖形延續(xù)推理
第三節(jié) 真題實戰(zhàn)
一、山東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圖形推理試題
二、2006年江蘇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A類)圖形推理試題
三、2006年江蘇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B類)圖形推理試題
四、2006年江蘇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C類)圖形推理試題
第三篇 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和事件排序
第一章 定義判斷
第一節(jié) 關鍵信息法
第二節(jié) 定義的成分解題法
第三節(jié) 定義的“屬”加“種差”解題法
第四節(jié) 關鍵詞解題法
第五節(jié) 活學活用
第六節(jié) 真題實戰(zhàn)
一、2008年江西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定義判斷部分(56~60題)
二、2008年浙江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定義判斷部分(76~80題)
三、2006年江蘇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A類)定義判斷部分(61~70題)
四、2006年江蘇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B類)定義判斷部分(106~115題)
五、2006年江蘇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C類)定義判斷部分(56~65題)
第二章 類比推理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試卷提示
二、解析思路
三、新題型
第二節(jié) 類比推理考點
一、同一關系
二、包含關系
三、分解關系
四、交叉關系
五、對應關系
六、屬性關系
七、并列關系
八、充分條件關系(逆向必要)
九、因果關系
十、反變關系
第三節(jié) 試題類型與變化
一、傳統(tǒng)型
二、填空型
三、連鎖類比
四、新題型演變
五、真題解析
第三章 事件排序
一、分清頭尾
二、緊密鏈接
三、邏輯定位
練習題(1)
練習題(2)
練習題(3)
練習題(4)
練習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