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道教二十世紀中國道教學術的新開展

二十世紀中國道教學術的新開展

二十世紀中國道教學術的新開展

定 價:¥20.00

作 者: 傅鳳英
出版社: 巴蜀書社
叢編項: 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
標 簽: 道教

ISBN: 9787807520504 出版時間: 2007-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8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道教研究在百年的歷程中,走過的并不是一條平坦的路。整個20世紀,經(jīng)歷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沖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轉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蕩角逐,中國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變通中,經(jīng)歷了排外、接受、容納、調適的發(fā)展過程,獲得了新的價值和生命力?!抖兰o中國道教學術的新開展》考察了20世紀道教學術研究的總體概況,并以四位典型學者陳攖寧、蕭天石、陳國符、王明為例,分析了20世紀道教研究的幾個向度,概括了20世紀中國道教學術的若干新特點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問題。

作者簡介

  傅鳳英,女,1971年1月生于甘肅隴西。1992年考入蘭州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2000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2003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哲學專業(yè),獲哲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職于北京聯(lián)合大學民族與宗教研究所,主要從事道家、道教文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版著作《新譯性命圭旨》(臺灣三民書局),目前承擔“理學叢書”之《理學與道家、道教學術》的撰寫任務。在《宗教學研究》、《中國道教》等刊物發(fā)表文章多篇。

圖書目錄


引論
 第一節(jié) 本書的內容和范圍
 第二節(jié) 本書要突破的難題、創(chuàng)新及意義
第一章 20世紀中國道教研究概況
 第一節(jié) 中國內地的研究概況
  一 50年代之前西學沖擊下的道教研究
  二 50年代至80年代之前馬克思主義話語下的道教研究
  三 80年代之后文化多元背景下的道教研究
 第二節(jié) 中國港臺的研究概況
  一 總體概況及特點
  二 臺灣的道教研究
  三 香港的道教研究
 第三節(jié) 道教研究的向度
  一 從現(xiàn)實出發(fā)對科學做出回應
  二 對道教養(yǎng)生學資源的發(fā)掘
  三 弱勢背景下尋求道教文化的存在空間
  四 開展道教經(jīng)典的基礎性研究
第二章 仙學的倡導者——陳攖寧
 第一節(jié) 生平與活動
  一 蒙童初識神仙傳三五始罹童子癆
  二 求道四海治殘身《道藏》初起仙學始
  三 外丹修罷向內丹圓頓《揚善半月刊》
  四 著書白云浙東南九十少一駕鶴去
 第二節(jié) 仙學的提出和內涵
  一 仙學區(qū)別于古代神仙學
  二 仙學的內容貫通三元丹法
  三 仙學的重點在內丹學
 第三節(jié) 提倡仙學的獨立性
  一 仙學自成一家
  二 仙學不是宗教
  三 仙學是性命雙修的內丹學
 第四節(jié) 化解仙學跟科學的對立
  一 強調仙學的學術性
  二 調解仙學跟科學的關系
  三 提倡仙學應關注現(xiàn)實
第三章 養(yǎng)生學的弘揚者——蕭天石
 第一節(jié) 生平與活動
  一 戰(zhàn)亂以武入軍校敷治以文成一家
  二 訪求延生續(xù)命術專走弘揚道學路
  三 半隱自遁揚道學常刊萬世不刊書
 第二節(jié) 道教養(yǎng)生學重視心性修養(yǎng)
  一 “發(fā)大心”是儒、釋、道三家的修養(yǎng)基礎
  二 道教養(yǎng)生學以心法為首務
  三 靜坐為修養(yǎng)心法的入門功夫
 第三節(jié) 道教養(yǎng)生學以性命雙修為原則
  一 性命雙修為道教養(yǎng)生學的一大總原則
  二 性命雙修包含養(yǎng)生學和道德學兩個層面
  三 性命雙修以動靜雙修、內外兼養(yǎng)為特征
 第四節(jié) 道教養(yǎng)生學的最高境界
  一 道教養(yǎng)生學的超越性特征
  二 道教養(yǎng)生學首推內丹學
  三 道教養(yǎng)生學的最高境界是“道世界”
第四章 道教文化研究的拓荒者——王明
 第一節(jié) 生平與活動
  一 生在時局動蕩中愛國讀書兩不誤
  二 博覽群書文史哲多方從師勤求教
  三 博覽之中有專攻道教文化最為重
 第二節(jié) 道教與道家文化
  一 道教與老子
  二 道教與莊子
 第三節(jié) 道教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一 道教與儒家
  二 道教與墨家
  三 道教與佛教
 第四節(jié) 道教與科學文化
  一 道教與科學研究的緣起
  二 道教與科學技術研究
  三 道教與現(xiàn)代科學文化
第五章 道藏學研究的奠基者——陳國符
 第一節(jié) 生平與活動
  一 志在青云勤為梯刻苦攻讀好文史
  二 求深造漂洋渡海纖維化學入中土
  三 金丹西去還東來源流黃白考《道藏》
 第二節(jié) 對《道藏》編纂歷史的考辨與修正
  一 《道藏》編纂第一期:未成“藏”名以前
  二 《道藏》編纂第二期:正式《道藏》的產(chǎn)生
  三 《道藏》編纂第三期:現(xiàn)存《道藏》的產(chǎn)生
 第三節(jié) 對《道藏》編纂體例的考辨與修正
  一 對道書編纂體例淵源的考辨
  二 對道經(jīng)的出世及傳授的考辨
  三 關于現(xiàn)存明代《正統(tǒng)道藏》
 第四節(jié) 對外丹黃白術的考辨與修正
  一 對丹經(jīng)丹訣詞誼的考辨
  二 對丹經(jīng)丹訣出世朝代的考辨
  三 研究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
第六章 20世紀中國道教學術研究的新特點
 第一節(jié) 道教研究的獨到之處
  一 道教研究由宮觀到學界的轉向
  二 道教與科學的關系成為研究的熱點
  三 道教養(yǎng)生學受到關注
  四 道教文化成為研究的亮點
  五 基礎性經(jīng)典研究方法推陳出新
  六 從道教的視角關注現(xiàn)實人生
 第二節(jié) 明確道教學術研究的定位
  一 道教研究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
  二 道教研究在世界宗教文化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