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士視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觀研究》所研究對象為“宋代儒士佛教觀”。所謂“佛教觀”,就是對佛教常識的認知、佛教教義的理解和佛教功用的評價?!度迨恳曈蛑械姆鸾獭未迨糠鸾逃^研究》選擇了兩宋時期的歐陽修、王安石、李覯、張載、程顥、程頤、胡宏、張拭、張九成、陸九淵、陳亮、葉適、朱熹等十三位儒家學者,對他們關于佛教的認知、理解和評價方面的文獻進行搜集、分辨、整理、研讀,以使他們對佛教認知、理解和評價的內容能夠全面而系統(tǒng)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并對每位儒家學者之佛教觀的基本特征進行了細致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對宋代儒士佛教觀的基本特征進行了探索,認為宋代儒士佛教觀具有“儒學本位”、“實用性”、“ 隔膜性”、“否定性”、“多樣性”等五大特征。宋代儒士所展開的對佛教的認知、理解和評價,其基調是批判的、否定的,其目標則是儒學的復興;所以,宋代儒士佛教觀的展開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新儒學的建構過程。宋代儒士所展開的對佛教的認知、理解和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佛教的不足,揭示了佛教在傳播、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佛教界檢討佛教在中國傳播和發(fā)展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評估佛教教理系統(tǒng)的長短優(yōu)劣,從而為修正佛教發(fā)展中的錯誤、健康地發(fā)展佛教,以及理順佛教與儒學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宋代儒士佛教觀的研究,不僅讓我們觸摸到了兩宋主流儒家學者在處理儒學與佛教關系上的真實心態(tài),也讓我們了知此“真實心態(tài)”形成的復雜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