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外交、國際關系美國外交思想史

美國外交思想史

美國外交思想史

定 價:¥45.00

作 者: 王瑋、戴超武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各國政治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10063843 出版時間: 2007-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 708 pages 字數:  

內容簡介

  《美國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是200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最終成果。自2003年結項以來,又經過了較大幅度的修訂租補充,將內容的時間下限延長至2005年,至今終于問世。書中具體包括了:遏制戰(zhàn)略的繼續(xù)與代價:肯尼迪—約翰遜的外交思想和美國外交的悲劇、倫敦世界經濟會議和羅斯福的民族主義外交思想 、卡特政府的人權外交等方面的內容。

作者簡介

  王瑋,1945年5月生于天津市。196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專業(yè),1978-19 81年在南開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yè)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F為山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社會發(fā)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史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和世界史博士點負責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6年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稱號。研究方向為美國史和世界史。主要著作有:《美國外交政策史》(副主編)、《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主編)、《世界簡明史》(分卷主編)等;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編寫教材《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主編)、《世界通史教程教學參考-近代卷》(主編)。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并主持國家級精品課程《世界近代史》。現擔任中國美國史研究會副理事長、中華美國學會理事、中國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會理事、山東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山東省世界史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長等職。戴超武,1963年生,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冷戰(zhàn)國際史、美國外交和中國對外關系的研究。著有:《美國移民政策和亞洲移民》、《敵對與危機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關系》,在《歷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美國研究》、《世界歷史》、《冷戰(zhàn)國際史研究》等雜志上發(fā)表相關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美國外交的淵源
一 美國外交中的商業(yè)精神
二 宿命論與民主理想
三 美國外交中的擴張意識
四 美利堅民族的孤立情緒和開放本性
第二章 美國早期外交中的孤立情緒和海權思想
一 1776年條約計劃與美國的早期外交思想
二 聯(lián)邦憲法與美國外交
三 黨派政治下的中立主義
四 孤立主義外交思想和政策
五 杰斐遜: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擴張主義者之一
六 由海權走向大陸擴張自由權
第三章 門羅主義:孤立主義外交思想的發(fā)展
一 “和諧時期”和兩個世界的對立
二 約翰?昆西·亞當斯的外交思想
三 兩種外交原則的大對決
四 決定拉美政策時美國領導人的思想活動
五 門羅咨文的發(fā)布及門羅主義所包含的外交原則
第四章美國大陸主義時期的外交思想
一 大陸擴張狂飆的來臨
二 “天定命運”論:為大陸擴張吹響的號角
三 門羅主義的引申
四 大陸擴張的雙重目標和雙重性質
第五章 走向太平洋的“青年美國”
一 “青年美國”的呼嘯:從“民主榜樣”到“民主輸出”
二 “海洋邊疆”的拓荒者:從荒野到海洋
三 太平洋商業(yè)帝國的設計師——西沃德外交思想剖析
四 內戰(zhàn)中美國外交思想的重大轉變:大海軍戰(zhàn)略思想的形成
第六章 海外擴張思潮的泛濫
一 海外擴張的大背景
二 社會達爾文主義在新大陸
三 形形色色的歷史觀:邊疆論和文明興衰循環(huán)論
四 新海權理論的誕生
五 海外擴張大幕拉開
第七章 開放思想和門戶開放政策:新老殖民體系的交替
一 舊殖民體系的危機
二 美西戰(zhàn)爭后美國外交新思想的確立
三 美國對華外交的選擇
四 海、貝雷斯福德、賀璧理和柔克義
五 門戶開放政策思想和政策原則的歷史地位
第八章 開放的前門和關閉的后門:大棒和金元
一 打開還是關閉?——美俄在中國的矛盾
二 羅斯福的種族觀和遠東政策的破產
三 羅斯福的開放“文化門戶”的外交思想
四 羅斯福對門羅主義的推論
五 金元主義背后的經濟思想
第九章 威爾遜外交中的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
一 威爾遜的“理想主義”及其“理想主義”外交
二 構筑后院:勢力范圍外交思想的運用
三 威爾遜遠東外交思想的內在矛盾
四 “十四點”:理想主義外交的宣言書
五 巴黎和會:威爾遜理想主義的倒退
六 被架空的目標:威爾遜外交的結局
第十章 “一戰(zhàn)”后共和黨政府的世界主義外交
一 華盛頓體制與門戶開放的世界秩序的構思
二 外交思想中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淡化:對蘇俄關系的改善
三 和平主義和非戰(zhàn)思想的形成
四 共和黨政府對華外交思想的轉變
五 共和黨政府對拉美外交思想的轉變
六 向孤立主義倒退
第十一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外交中的開放原則
一 關于羅斯福外交思想的討論
二 羅斯福早期外交思想剖析
三 倫敦世界經濟會議和羅斯福的民族主義外交思想
四 向世界主義和開放主義的轉變
五 羅斯福外交思想中的開放主義原則
六 羅斯福對戰(zhàn)后世界秩序的籌劃
第十二章 從冷戰(zhàn)的起源看兩種意識形態(tài)的對立
一 關于冷戰(zhàn)起源問題的爭論
二 超越時空看冷戰(zhàn)的源頭
三 杜魯門和羅斯福外交思想比較
四 遏制理論:美國冷戰(zhàn)政策的思想基礎
第十三章 國家冷戰(zhàn)戰(zhàn)略:艾森豪威爾一杜勒斯的外交思想與實踐
一 “時代的搏斗”:艾森豪威爾一杜勒斯的外交思想和“國家冷戰(zhàn)戰(zhàn)略”的確立
二 應對“馬克思早已策劃好的危局”:中東的民族主義和艾森豪威爾主義
三 從柏林危機到U-2飛機事件:冷戰(zhàn)的軍事化和繼續(xù)遏制
四 “冷戰(zhàn)的主要戰(zhàn)場”:艾森豪威爾時期美國對第三世界的政策思想
第十四章 遏制戰(zhàn)略的繼續(xù)與代價:肯尼迪—約翰遜的外交思想和美國外交的悲劇
一 “為偉大的目標尋找新的觀念”:“出類拔萃之輩”的外交思想
二 多米諾、遏制與信譽:肯尼迪、約翰遜和越南戰(zhàn)爭
三 在冷戰(zhàn)的各條戰(zhàn)線上遏制共產主義:肯尼迪—約翰遜的外交與第三世界
第十五章 “走向世界外交的重大變化”:尼克松主義、緩和與人權外交
一 基辛格和尼克松的外交思想及外交戰(zhàn)略
二 巨大的轉變:尼克松主義和尼克松時期美國外交的全面調整
三 對緩和的挑戰(zhàn):美國與第三世界的紛爭和對抗
四 卡特政府的人權外交
第十六章 “重振美國精神”、重組的世界與“新契約”:從里根到克林頓時期的美國外交思想和外交政策
一 里根的外交思想和“里根主義”
二 “超越遏制”、海灣戰(zhàn)爭和“重組的世界”:布什的外交
三 克林頓和美國外交的“新契約”
第十七章 “9·11”事件、布什主義與美國外交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
一 新保守主義的思想特征和“9·11”事件前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設想
二 “9·11”事件和布什主義的主要政策內容
三 爭論中的布什主義、美國外交思想傳統(tǒng)和當代美國的大戰(zhàn)略
四 布什主義及其在美國外交史上的地位
結語
參考書目
索引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