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AutoCADAutoCAD核心建模技術

AutoCAD核心建模技術

AutoCAD核心建模技術

定 價:¥75.00

作 者: 魯英燦、康玉芬 編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AITOP專業(yè)設計師書系
標 簽: 入門教程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158950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2 頁數: 301 pages 字數:  

內容簡介

  《AutoCAD核心建模技術》是經多年實戰(zhàn)經驗積累,并在高效率培訓的教學經驗基礎上,以AutoCAD的核心建模技術為主體,通過命令與實例的密切結合,系統(tǒng)講解AutoCAD核心建模技術的專業(yè)教材。AutoCAD的核心建模技術使用AutoCAD的核心命令而非實體命令,不僅不受版本限制,而且對機器配置要求低。用AutoCAD的核心建模技術建立的模型,最大的特點是省面,特別是這種建模技術生成的四邊形面,從本質上更加符合光能傳遞軟件的渲染原理,能夠極大地提高渲染效率。用AutoCAD核心建模技術完成的模型,可以順利地導入各種渲染軟件中,并能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禔utoCAD核心建模技術》的內容編排摒棄了傳統(tǒng)的以命令為主線的模式,而是重點強調命令之后的效果,以及為達到某個效果所需要的命令組合。書中的每個命令都配有相應的具體應用步驟、技巧。注意事項等,并結合大量的效果圖輔助說明。結構上分為上篇、下篇及附錄。上篇是基礎篇,主要是對命令的講解,用顯而易見的小實例加以說明;下篇是應用篇,由淺入深,從體塊開始,逐步過渡到復雜模型,涵蓋了辦公建筑。住宅單體、復雜的歐式建筑、居住小區(qū)等建筑設計的多個方面,使讀者隨著內容的進展,深入了解建筑設計的各個方面;附錄中對導入到Photoshop和3ds Max的方法也做了詳細的介紹。《AutoCAD核心建模技術》的另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讓設計師用已經掌握的繪制平、立、剖面圖的命令,創(chuàng)建專業(yè)的三維模型。如果您一直是用AutoCAD的實體命令建模,那么您會發(fā)現(xiàn)《AutoCAD核心建模技術》介紹的核心建模方式輕松地解決了諸如模型面數太多、精度不夠, 難以修改、渲染出錯、光能傳遞太慢等大量問題;如果是零起點,按照《AutoCAD核心建模技術》的方法學習,您會發(fā)現(xiàn)掌握建模技術的同時也學會了繪制二維圖形的命令?!禔utoCAD核心建模技術》可以作為各高校建筑及相關專業(yè)學生學習AutoCAD的輔助教材,也可以作為廣大建筑設計、園林設計。規(guī)劃設計人員,特別是那些想涉足電腦建筑效果圖這門行業(yè)的電腦愛好者自學參考之用。

作者簡介

  魯英燦,“AITOP專業(yè)設計師實踐網絡”創(chuàng)辦人,網名ateacher,本書主編。1991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在建筑設計院工作4年后,回到母校任教,現(xiàn)為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設計教師。1993年開始鉆研計算機輔助設計在方案創(chuàng)作方面的技術應用和學習方法,有多幅作品收錄于各類書刊雜志,專業(yè)論文入選“北方城市論壇”國際會議,效果圖作品在“首屆全國電腦建筑畫大賽”中獲獎。在教學實踐方面,積極參與國內外項目投標,并以自行投資創(chuàng)辦的哈爾濱燦拓設計專修學校為教學實驗基地,積累了獨特的高效率專業(yè)教學經驗和方案創(chuàng)作方法。為探索、實驗網絡時代的設計與設計教學新的專業(yè)規(guī)則,2004年1月白行投資創(chuàng)建“A-TOP專業(yè)設計師實踐網絡”(www.A1TOP,com)。著有《15天從入門到實戰(zhàn)——電腦建筑效果圖制作專業(yè)教程》、《設計大師SketchUp入門》、《設計大9幣SketchUp提高》、《5天從入門到實戰(zhàn)一設計大師SketchUp應用教程》。

圖書目錄

上篇 基礎篇 
 第1章 認識AutoCAD
  1.1 選擇AutoCAD
  1.2 選擇核心建模方式
  1.3 AutoCAD的安裝與啟動
   1.3.1 安裝AutoCAD
   1.3.2 修改簡化命令
   1.3.3 選擇公制單位
   1.3.4 新功能專題研習
  1.4 配置AutoCAD繪圖環(huán)境
   1.4.1 窗口與光標
   1.4.2 界面顏色
   1.4.3 設置保存版本與備份間隔
   1.4.4 自動存圖目錄
   1.4.5 設置右鍵功能
   1.4.6 坐標自動追蹤功能
   1.4.7 拾取框與捕捉夾點
   1.4.8 輸入或輸出配置
  1.5 AutoCAD四種繪圖方式比較
   1.5.1 利用下拉菜單繪圖
   1.5.2 利用屏幕菜單繪圖
   1.5.3 利用工具條繪圖
   1.5.4 利用命令繪圖
  1.6 簡化命令繪圖法介紹
   1.6.1 命令提示行
   1.6.2 工具欄設置
   1.6.3 鼠標的使用
  1.7 單位精度設置
  1.8 AutoCAD數值輸入方式
   1.8.1 絕對坐標
   1.8.2 相對坐標
 第2章 建模思路與文件管理
  2.1 設置繪圖范圍
   2.1.1 從原點開始繪制
   2.1.2 全屏顯示
   2.1.3 刪除輔助線
  2.2 建模順序
   2.2.1 清理無用的圖層
   2.2.2 建模順序
  2.3 省面原則
   2.3.1 精簡與精細
   2.3.2 合理使用貼圖
   2.3.3 常用的省面手法
   2.3.4 了解渲染軟件對模型面體的要求
  2.4 文件管理
   2.4.1 建立文件夾的規(guī)則
   2.4.2 起文件名的規(guī)則
   2.4.3 一些常見的錯誤
   2.4.4 保證操作系統(tǒng)正常運轉
 第3章 生成基本圖形
  3.1 二維或三維線段LINE(L)
   3.1.1 繪制二維線段
   3.1.2 繪制三維線段
  3.2 圓形ClRCLE(C)
   3.2.1 已知圓心與半徑或直徑繪制圓
   3.2.2 已知三點繪制圓
   3.2.3 已知兩點繪制圓
   3.2.4 已知兩條切線及半徑繪制圓
  3.3 圓弧ARC(A)
   3.3.1 指定圓弧的起點
   3.3.2 指定圓弧的圓心
  3.4 多邊形POLYGON(PG)
   3.4.1 指定邊緣繪制多邊形
   3.4.2 指定邊繪制多邊形
  3.5 橢圓橢圓弧ELLIPSE(EL)
   3.5.1 指定軸端點生成橢圓
   3.5.2 輸入角度值生成一段橢圓弧
   3.5.3 指定中心點生成橢圓
  3.6 二維多段線PLINE(PL)
   3.6.1 PL線的寬度
   3.6.2 PL線的直線與弧線
   3.6.3 PL線的特點
  3.7 三維復合線3DPOLY(3P)
  3.8 三維面3DFACE(3F)
   3.8.1 指定三點或四點定義面
   3.8.2 不可見邊組成的面
  3.9 二維或三維點POINT(PO)
   3.9.1 確定點的形狀
   3.9.2 指定點的大小
   3.9.3 等分點的使用
   3.9.4 顯示點位置的坐標值
 第4章 精確建模的基礎
  4.1 切換命令窗口/文本窗口(F2)
   4.1.1 命令窗口
   4.1.2 文本窗口
   4.1.3 固定命令窗口和調整命令窗口的大小
   4.1.4 透明及浮動命令窗口
  4.2 切換坐標顯示(F6)
   4.2.1 絕對坐標與相對坐標
   4.2.2 笛卡爾坐標
   4.2.3 極坐標
   4.2.4 狀態(tài)欄中的坐標顯示
  4.3 切換正交模式(F8)
  4.4 設置捕捉模式0SNAP(OS)
   4.4.1 草圖設置對話框
   4.4.2 捕捉功能鍵
   4.4.3 在命令行中輸入捕捉命令
   4.4.4 在命令執(zhí)行過程中透明執(zhí)行
   4.4.5 臨時設置捕捉模式
   4.4.6 臨時性捕捉快捷菜單
   4.4.7 自動追蹤
  4.5 用戶坐標系UCS(CS)
   4.5.1 新建坐標系
   4.5.2 移動坐標系
   4.5.3 正交坐標系
   4.5.4 上一個坐標系
   4.5.5 恢復以前的坐標系
   4.5.6 保存坐標系
   4.5.7 刪除坐標系
   4.5.8 應用坐標系
   4.5.9 列出定義過的坐標系
   4.5.10 世界坐標系
   4.5.11 顯示坐標系圖標
  4.6 用戶坐標系的平面視圖PLAN(P0)
 第5章 視圖控制與著色觀察
  5.1 視圖縮放ZOOM(Z)
  5.2 視圖平移PAN(P)
  5.3 著色模式SHADEMODE(SD)
  5.4 填充FILL(FL)
  5.5 重生成REGEN(RE/RG)
  5.6 軸測圖VPOINT(V/NP)
   5.6.1 根據視點求軸測圖
   5.6.2 根據角度值求軸測圖
   5.6.3 坐標球與三軸架
  5.7 視窗設定VPORTS(VO)
  5.8 視窗記憶與提取VIEW(VVV)
 第6章 圖層管理
  6.1 對話框模式圖層設定LAYER(LA)
   6.1.1 創(chuàng)建新圖層并確定當前圖
   6.1.2 圖層管理
  6.2 命令行模式圖層設定一LAYER(一LA)
  6.3 管理圖層
   6.3.1 圖層的名字
   6.3.2 圖層的特性
   6.3.3 圖層的顏色
   6.3.4 關于圖層
 第7章 編輯與修改
  7.1 三維陣N3DARRAY(3A)
  7.2 二維陣列ARRAY/.ARRAY(AR/.AR)
   7.2.1 對話框模式
   7.2.2 命令行模式
  7.3 顯示和修改物體特性CHPROP(CR)
  7.4 復制COPY(C0/OP)
  7.5 導斜角CHAMFER(CF)
  7.6 等分DIVIDE(DI)
   7.6.1 等分點
   7.6.2 沿路徑陣列
  7.7 刪除ERASE(E)
  7.8 延伸EXTEND(ET)
  7.9 導圓角FILLET(FL)
   7.9.1 控制圓角位置
   7.9.2 圓角半徑為0
   7.9.3 為平行直線導圓角
   7.9.4 用于對實體進行導圓角
  7.10 插入圖像文件IMAGEATTACH(IMG)
  7.11 移動MOVE(M)
  7.12 鏡像MIRROR(MR/MI)
   7.12.1 鏡像文字
   7.12.2 角度鏡像
  7.13 平行偏移復制OFFSET(0/OF)
   7.13.1 以指定的距離偏移對象
   7.13.2 使偏移對象穿過一點
  7.14 編輯多段線和三維多邊形網格PEDIT(PE)
   7.14.1 編輯二維多段線
   7.14.2 編輯三維多段線
   7.14.3 編輯三維多邊形網格
  7.15 特性選項板PROPERTIES(PR)
  7.16 清理無用信息PURGE(PU)
   7.16.1 命令行模式
   7.16.2 對話框模式
  7.17 恢復撤銷REDO(RD)
  7.18 旋轉ROTATE(RO)
  7.19 創(chuàng)建選擇集SELECT(SL)
  7.20 頂點拉伸STRETCH(S/ST)
  7.21 縮放SCALE(SC)
  7.22 剪切TRIM(TR)
   7.22.1 用于剪切
   7.22.2 用于延伸
  7.23 撤銷U
  7.24 撤銷前面若干命令UND0
 第8章 測量與查詢
  8.1 測量距離和角度DIST(DS)
  8.2 計算面積和周長AREA(AA)
  8.3 顯示數據庫信息LIST(LI)
 第9章 曲面建模與實體建模
  9.1 網格緯度密度參數/網格經度密度參數SURFTABl(ST1)/SURFTAB2(ST2)
  9.2 旋轉成面REVSURF(RES)
  9.3 兩元素連面RULESURF(RUS)
  9.4 四元素連面EDGESURF(EGS)
  9.5 沿路徑成面TABSURF(TBS)
  9.6 三維曲面3D
  9.7 三維網格3DMESH
  9.8 拉伸成實體EXTRUDE(EXT)
  9.8.1 要拉伸的對象
  9.8.2 拉伸高度
  9.8.3 沿路徑拉伸
  9.9 旋轉成實體REVOLVE(RV)
  9.10 并集UNION(UNI)
  9.11 交集INTERSECT(INT)
  9.12 差集SUBTRACT(SUB)
 第10章 相互關聯(lián)的塊命令
  10.1 定義塊B(BLoCK)
  10.1.1 對話框模式
  10.1.2 命令模式
  10.2 寫塊WB(WBLOCK)
  10.3 插入IN,DDI(INSERT/DDlNSERT)
  10.4 炸開X/EP(EXPLODE)
下篇 應用篇
 第11章 從簡單的建筑原型開始
 第12章 接觸建筑體塊模型
 第13章 快速制作簡單的高層
 第14章 小型辦公樓
 第15章 從住宅模型中體會細部刻畫
 第16章 精細的別墅模型
 第17章 臨摹歐式建筑
 第18章 多人合作完成住宅小區(qū)
附錄
 附錄A 導入Phototshop中完成彩色平面
 附錄B 導入3dx Max中進行渲染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