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外語英語聽力/口語中國學生英語語調模式研究

中國學生英語語調模式研究

中國學生英語語調模式研究

定 價:¥20.00

作 者: 陳樺
出版社: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英語與其他外語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4610254 出版時間: 2008-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20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六章。第一章為文獻綜述,對“語調”進行界定,介紹全書的研究理論依據(jù)和基本概念。同時回顧了對國外英語學習者和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語調研究,分析這些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及改進之處。本書第二章為研究設計,主要從語音語料庫的創(chuàng)建、對學習者錄音的評分、語料的語音標注以及數(shù)據(jù)分析等方面對本研究的設計進行描述。以本族語者的語調模式為參照標準,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朗讀口語進行研究,并嘗試回答如下問題:學習者英語朗讀口語中的語調模式是什么?這些模式對信息的傳遞有何影響? 本書第三、第四、第五章為研究結果與討論,報告中國學習者英語語調模式研究的發(fā)現(xiàn)并就此進行相關討論:1)調群切分:涉及調群邊界指征;調群與句法的關系;調群的語法作用等方面。2)調核位置及調核前重音分布:對學習者無標記調核、有標記調核,調核前重音,以及重音復現(xiàn)規(guī)律產生的節(jié)奏歸類進行描述。3)調型:從降調調型和升調調型人手,對各種主要句型的調型作了歸納和分析;對學習者的音域和音高起伏特點也進行了研究。本書第六章為結論部分,主要歸納了本研究的結論、闡述本研究的意義及存在的局限性,為后續(xù)研究提出建議。本書參考文獻之后的附錄共包括17個部分,對本研究中涉及的各項材料及研究發(fā)現(xiàn)的數(shù)據(jù)作詳盡介紹。

作者簡介

  陳樺,博士,南京大學教授,南通大學教授,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國際應用語言學會會員,亞洲英語教學會會員,中國語音學會會員,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2004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高級訪問學者。1998年以來共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0項,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文章39篇,出版專著9本。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
0.1 本研究的必要性
0.2 本研究與以往研究的不同之處
0.3 本書的總體結構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語調的界定及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1.1.1 語調
1.1.2 重音
1.1.3 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1.2 國外英語學習者語調研究
1.2.1 研究對象
1.2.2 研究設計
1.2.3 研究發(fā)現(xiàn)
1.3 中國英語學習者語調研究
1.3.1 理論探討
1.3.2 實證研究
1.4 英語作為二語的語調習得研究評述
1.4.1 二語語調研究值得借鑒之處
1.4.2 二語語調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5 本研究的改進及意義

第二章 研究設計
2.1 研究問題
2.2 語音數(shù)據(jù)庫的創(chuàng)建
2.2.1 受試者
2.2.2 錄音材料
2.2.3 錄音過程
2.3 評分
2.3.1 評分員
2.3.2 評分內容
2.3.3 評分標準
2.3.4 評分過程
2.3.5 評分結果
2.4 語音標注
2.4.1 標注對象
2.4.2 標注系統(tǒng)
2.4.3 標注工具
2.4.4 標注標準
2.4.5 標注層級
2.5 數(shù)據(jù)分析
2.5.1 基頻修補
2.5.2 數(shù)據(jù)提取
2.5.3 統(tǒng)計分析
2.5.4 參照標準

第三章 學習者英語語調中調群切分的特點
3.1 學習者與本族語者調群切分的邊界特點對比
3.1.1 調群邊界聲學指征的出現(xiàn)頻率
3.1.2 學習者調群邊界或調群內部停頓與句法結構的關系
3.2 調群與句法結構的關系
3.3 調群的語法作用

3.3.1 復合主語
3.3.2 副詞及副詞短語
3.3.3 句末報告短語
3.3.4 附加疑問句
3.3.5 列舉句式
3.3.6 關系從句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學習者英語語調中調核位置及重音分布的特點
4.1 學習者調群中的調核位置特點
4.1.1 無標記調核位置
4.1.2 有標記調核位置
4.2 學習者調核前重音分布規(guī)律
4.2.1 學習者英語重音分布特點
4.2.2 學習者高、低分組調核前重音分布的差異
4.3 重音復現(xiàn)規(guī)律的節(jié)奏歸類
4.3.1 學習者英語的節(jié)奏特點
4.3.2 高、低分組學習者的節(jié)奏特點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學習者英語語調中的調型模式
5.1 學習者降調句型的調型特點
5.1.1 列舉句式
5.1.2 陳述旬式
5.1.3 特殊疑問句
5.1.4 祈使句
5.2 學習者升調句型的調型特點
5.2.1 一般疑問句
5.2.2 附加疑問句
5.2.3 并列陳述句第一分句
5.3 學習者音高起伏的特點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本研究的結論與意義
6.1 本研究的結論
6.2 本研究的意義
6.2.1 理論意義
6.2.2 實踐意義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6.4 對后續(xù)研究的建議
附錄一 朗讀材料
附錄二 用于評分的23個句子
附錄三 英國標注系統(tǒng)Praat應用代碼
附錄四 與英國韻律專家House關于標注的討論
附錄五 英國專家評分員一的評分結果及評語
附錄六 英國專家評分員二的評分結果及評語
附錄七 O'Connor&Arnold的十大調型與對應的語氣
附錄八 本族語者及學習者高、低分組列舉句式的音調模式
附錄九 本族語者及學習者高、低分組簡單陳述句的音調模式
附錄十 本族語者及學習者高、低分組并列陳述句的音調模式
附錄十一 本族語者及學習者高、低分組附加疑問句的音調模式
附錄十二 附加疑問句中學習者調核位于“TEN”示意圖
附錄十三 附加疑問句中學習者“NOT”’突顯示意圖
附錄十四 學習者高、低分組特殊疑問句的音調模式
附錄十五 本族語者及學習者高、低分組祈使句的音調模式
附錄十六 本族語者及學習者高、低分組一般疑問句的音調模式
附錄十七 術語對照表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