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舉世無雙的地理巨著“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載地,高下無所不至,萬物無所不潤?!彪S著歷史的發(fā)展,河流引起人們越來越高度的重視。公元6世紀早期誕生的《水經注》,以專門記載我國江河水道的古書《水經》為綱?!端洝烦蓵谌龂鴷r代,作者已不可考,共記載河流137條,但只是簡略介紹每條河源的出處、流經地及最后注入哪條河流,全書比較疏略。《水經注》則立足于《水經》,補充支流及其他水體后達1252條;若再包含湖、淀、陂、澤、泉、渠、池、故瀆等水體,則實記2596處,數倍于《水經》之數?!端涀ⅰ啡?0余萬字,逐一闡述各水的源頭、支派、流向、流經地域、匯流及河道概況,并對每一流域內的地貌、氣候、土壤、植物、農業(yè)、水利、礦藏及城邑、名勝古跡、地理沿革、風俗習慣、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都作了詳盡記述?!端涀ⅰ纷珜懙膶ο?,除了西漢王朝的疆域外,還涉及到當時不少域外地區(qū),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島及朝鮮半島若干地區(qū),覆蓋面積實屬空前?!端涀ⅰ芬粫袊兰o以前地理學著作之大成,是水文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水利學、考古學等方面的重要文獻,也是魏晉南北朝山水散文中的佳作。難能可貴的是,如此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內容并非單純羅列,而是邏輯嚴密地進行系統性、綜合性記述。正如侯仁之教授的貼切概括:“他賦予地理描寫以時間的深度,又給予許多歷史事件以具體的空間的真實感。” B26441001@b096285a@9C28214-1.tif單成一卷的淮河治淮圖卷(局部) 趙澄清代《水經注》以水道為主線,記載了北魏時全國乃至境外的山水地貌?;春幼鳛榱饔驈V泛的河流,對流經的中國中部地區(qū)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曾催生繁榮,也曾帶來災難,因而酈道元將其單獨列卷詳細記述。這幅治淮圖除了表示淮河沿岸的自然要素外,還反映了河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