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那么一個下午,我的一個姑父,看完我剛發(fā)表的一篇小說后,皺著眉頭把我叫到身邊,他決定要教育教育我?!澳愕南胂罅κ呛芎玫?,”他說,同時在沙發(fā)上調整了一下坐姿,把搖搖欲墜的肚腩往上托了托(我感覺到這象征著一個轉折),“但是,過于天馬行空,寫的東西與現實生活幾乎沒有聯(lián)系,讀者看完后并不能得到切實可用在生活中的啟發(fā)。說嚴重點就是不知所云。你這樣寫下去,可是成不了氣候的啊?!蔽椅ㄎㄖZ諾,連聲稱是。他很滿意我的表現(或許也有些許失落),沉默了半晌后又說:“當然,你的年紀還小,對生活的感悟還不深,也不能過高地要求。平時可以多看一看貼近生活的暢銷小說,雜志方面我推薦《讀者》和《知音》,里面的文章都是貼近生活的,蘊含大量的人生哲理,對你大有好處。”我眼睛猛地一亮,表現出迷津被指點后的興奮,并且當即表示,以后一定日讀夜讀《讀者》和《知音》,直到與生活融為一體。我的姑父張了張嘴,卻什么都沒有說出來。我等了一會兒,見他還是什么都沒說,于是恭身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