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分3編,共20章,計80萬字,涵蓋公元前8000年到21世紀初的日本歷史,分為漁獵采集者時代、散布農耕者時代、強化農業(yè)時代和工業(yè)化時代4個主要時期。在這樣一個框架內,康拉德·托特曼追尋著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變化的不同模式,在人們更為熟悉的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史的領域內考查它們的相互影響。作者特別重視資源獲取在日本歷史形成和發(fā)展中的作用,這就從一個新的史學視角——環(huán)境史學的視角,對整個日本歷史進行了描繪。 康拉德·托特曼是耶魯大學的退休教授,也在圣巴巴拉的加利福尼亞大學和西北大學講授過日本史。他另有10本著作,包括《佩里之前的日本簡史》、《近世日本》和《環(huán)境視野中工業(yè)化之前的朝鮮和日本》?!度毡臼贰罚ǖ诙妫┰敲绹安既R克韋爾世界史”叢書中的一種,原書《叢書編輯前言》認為這部書提供了“一種全球視野”——“一種關注各個地區(qū)的交互作用、各個地區(qū)共同經歷或先后經歷的一些巨大轉變的全球視野”。英國《泰晤士報》的《高等教育增刊》認為此書是“最近數十年中英語學術界對日本歷史最有感覺、最富啟發(fā)的研究著作之一”。《日本研究》雜志也稱贊“托特曼的著作體現著這位作者的博學、開闊視野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