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爾(1823-1915)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和生物學家。1823年,他出生于法國南部一個農民家庭。法布爾從小生活在鄉(xiāng)野,喜歡大自然的一切,很早就立志,要做一個為昆蟲書寫歷史的人。長大以后,他通過刻苦自學,獲得了物理數(shù)學學士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為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做了充分的知識準備。他又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對昆蟲世界做了深入細致的觀察,并做了詳細記錄,為以后寫作積累了大量的寶貴資料。法布爾一共寫了二百二十多篇有關昆蟲和生物學方面的文章。他用這些文章編成的巨著《昆蟲記》,有洋洋十卷之多,譯成中文不下二百萬字。從理論和科普意義上說,《昆蟲記》算得上一部生物學著作,然而從文字的生動,敘述的精彩,描寫的細膩和想象的獨特來說,它又是一部文學名著。20世紀初,法國文學界曾以“描寫昆蟲的杰出詩人”的名義,推薦法布爾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墒侨鸬湮膶W院的評審委員們還沒來得及作出決定,法布爾就逝世了。本書針對中國少年兒童的特點,從《昆蟲記》中精選了描寫蟬、蟋蟀、松毛蟲和蜘蛛的十三篇文章。之所以選這些文章,一是因為它們本來就是杰作,較好地代表了法布爾的風格;二是因為它們文字生動,情節(jié)有趣,小朋友讀起來不會太費力氣;三是它們描寫的對象都是中國小朋友所熟悉的,在中國土地上容易見到的昆蟲,讀起來會有一種親切感。當然全本《昆蟲記》十大卷,優(yōu)秀文章比比皆是,可惜限于篇幅,無法都選進來,這點要請小朋友諒解。在本書所收的文章里,法布爾以生動的筆觸,描寫了上面四種昆蟲的生命本能和獨特的生活習性。他就像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師,站在一個高倍顯微鏡前面,來指導我們觀察昆蟲由生到死的全過程。我們可以從他輕松講述的故事里,體味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無情的自然法則,還可以從他細致的觀察、獨到的視角、幽默風趣的語言皇,汲取大量的生物學知識,同時領略到文學的優(yōu)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