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與發(fā)展
和諧社會:當代唯物史觀的本體論轉向
社會發(fā)展觀的辯證法與和諧社會建設
和諧社會與和諧辯證法
生態(tài)平衡與和諧社會的哲學價值論審視
生活哲學視野下和諧社會的建構
價值觀視域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現代發(fā)展理論與科學發(fā)展觀
哲學的沉思
哲學究竟是什么學科
哲學何為
哲學中的問題與問題中的哲學
哲學的煩瑣與簡約
客觀性:難以逾越的哲學問題
哲學的定位:玄思的文學?隨意的史學?
解釋·批判·對話:哲學的功能與哲學家的社會責任
中國哲學的建構
中國現代哲學的三個“接著講”
中國哲學史研究應以人文主義方法為主導
重建“中國哲學”的雙重理據
如何看待中國現代哲學問題意識的內在根芽?
——從晚明以降儒家“經世哲學”的三種新動向談起
論20世紀中國學人對于“中國哲學”的探索與定位
哲學編史學與中國哲學史的寫作問題
新大人論:西方哲學之作為中國哲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個基于錯誤的語言哲學前設的假問題
關注人生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特色
儒學的傳統(tǒng)與現代
哲學與經學相結合:中國哲學特色管窺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學與中國文化整合
全球視域中當代儒學的重構
儒學復興新論
——兼談中國文化發(fā)展的路向
儒學差異思想闡微
……
道家思想研究
易學研究
馬克思主義研究
西方哲學
現代性問題
比較·對話·融合
探索與爭鳴
應用哲學
人學探討
倫理問題研究
會議觀點集萃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