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涵義極豐,意蘊玄遠,讀者可以從多種角度去讀去解。如哲學家重其辯證思維,政治家重其理政治國方略,軍事家重其韜略思想,倫理家重其做人之道,醫(yī)藥家重其養(yǎng)生原理,等等。 劉庭華之解老,沒有采用單角度眼光,而是對《老子》做了綜合性的、多角度的解讀。他的解讀,當然是以學術研究為根基的,但卻又并非是純學理的,而是始終貫穿著一種精神,一個旨趣,即讀老解老是為了國家民族的昌盛而從《老子》中汲取智慧,汲取有益的思想資源,借用魯迅的話,就是:發(fā)思古之幽情,是為了現(xiàn)在。 作者將此書取名為《弱者之道》,表明他極為重視《老子》中屢出的這個“弱”字,表明他是以這個“弱”字作為主線來考察老子學說的方方面面的。這個書名,不如李零的《人往低處走》那么俗白有味,但一個“弱”字,卻更能精準地抓住《老子》的思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