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可謂空前絕后:從來沒有一個人在位居國家主席夫人的風華之時,一夜間被假以罪名,投入監(jiān)獄長達12年之久。出獄后仍然正視歷史,真誠地擁抱生活;從來沒有這樣一個大家庭的兄妹中,既產生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家主席夫人和電子部副部長等中共高官和知名人士,也有人擔任了國民黨總統(tǒng)的經濟秘書、國民黨空軍總部的作戰(zhàn)處長等,但兄妹間融洽仍同手足……十五年前,我作為新華社記者因為一次采訪活動,和時任武警水電部隊政委的劉源等五人一起赴藏。在蜿蜒的雅魯藏布江邊,我對他說:您的父親劉少奇是屬于這個國家和黨的財產,人們耳熟能詳,但你的母親家族卻鮮為人知,同樣讓人扼腕生嘆,應該寫出來才好。劉源笑著說:我哪有空閑啊,你不正可以寫嗎?物換星移的后來十多年中,王光美作為杰出的女性,參與了救助千百萬貧困母親的“幸福工程”,竭誠為貧困弱勢群體奔走疾呼。她主持了毛澤東、劉少奇兩家后人的聚會,相逢一笑泯恩仇;她不斷反思歷史,參加和組織了紀念劉少奇的許多活動,大聲疾呼絕不能讓“文革”那樣極左思潮的悲劇重演。她更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在她去世后第五天,中國消除貧困獎在人民大會堂揭曉,她獲得特殊成就獎,全場為她起立默哀。而四天后,胡錦濤、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首都數千民眾向她隆重告別、送行。作為共和國第一任國家主席夫人的王光美,在身處榮譽之時,悉心照顧丈夫,教育兒女成才。當狂濤般的侮辱和誹謗襲來時,她堅強抗爭,忠貞不渝,勇敢地站在丈夫身邊。在身心遭受極大的牢禁摧殘時,仍堅如磐石,從不背叛對丈夫的感情,從不動搖對正義的信念。晚年她以病弱之軀,為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博愛而不懈努力……王光美聯(lián)系著一段不平凡的歷史,完全可以有一部屬于她自己的大書。王光美出生在一個富裕的舊式官吏家庭,早年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她上高中時,是當時聞名北平重點學校的“數學三王”之一。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鄧昌黎等,是她熟悉的學長和師友。當她的四哥和四妹、五妹都投身革命,加入共產黨時,她作為中國第一批女物理碩士之一,仍在著名的輔仁大學研究院任物理系助教,信奉和踐行“科學救國”理念。她被北平地下黨組織推薦,成為“軍調小組”中共方面的英語翻譯時,仍未放棄赴美讀博修完學業(yè)的念頭。但她最終被進步和正義事業(yè)所感召,向往并奔赴延安。 在維系當時中華民族命運興衰的延安,在轟轟烈烈土改中的晉西北高原,王光美的科學夢想逐步為政治理想所替代。為劉少奇莊重、敬業(yè)和坦誠的風格所感動,更緣于對中國革命領袖的敬仰和向往,她最終和少奇走到一起,在中國革命勝利的曙光中,她和劉少奇開始演繹一個充滿革命色彩的偉大的愛情故事。光美與少奇,從遙遠的地方和完全不同的生活背景中走到一起,真是奇、美的結合,有著許多的偶然和太多的必然?;楹?,光美擔任了劉少奇的秘書,忠誠地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恪盡職守,輔佐丈夫的事業(yè),照料著中南海里當時有名的多達十幾口人的大家庭。她先后陪同少奇到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調研考察,七次作為國家主席的夫人隨同少奇出國訪問。這也正是中國革命和建設最輝煌的一段歷史時期。 無論劉少奇的處境多么險惡,特別是在全國8億多人都高喊“打倒劉少奇”時,她把劉少奇對她講的話:“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嵌刻在心,堅信歷史總會恢復它的本來面目。在得以徹底平反后,她歷經冤獄而無一絲消沉,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社會工作中,榮膺第五、六、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或政協(xié)常委。她的晚年平靜但不平凡、樂觀而又莊重。王光美的一生總讓人能感受到某種本真自然的人生內涵,它比錯綜復雜的歷史事件更深刻久遠。在她豐富的人生經歷中,她的感悟和思考彌足珍貴。在從國家主席夫人到淪為“囚犯”,在從監(jiān)獄走出而再度成為社會著名人士,這令人難以承受的悲歡跌宕之重,王光美是如何做到寵辱不驚,冰清玉潔的?在牢獄中得知自己丈夫在多年前不知所以地死去時,她如何去尋求和面對歷史的真相,如何撫平自己內心中的創(chuàng)傷,以人性的真善美來回應丑陋和低下?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何以偏離社會運行的常態(tài),失去理智的平靜而陷入癲狂和鼓噪之中?這些歷史的解答都賴于時代的復雜背景,而不是一本書所能闡述和探究明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對王光美的研究和探討,以及對相關歷史事件的縷析,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