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一位歷史知識淵博的政治家
從故居史學藏書中看到的……
毛澤東愛讀哪些史書?
研究中國歷史, “必須扎扎實實把《二十四史》學好”
《資治治通鑒》“敘事有法”,“寫得好”
“不僅《二十四史》,稗官野史也要讀”
“研究現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
毛澤東怎樣批注歷史人物?
陳勝、吳廣有“二誤”
賈誼的“《冶安策》一文是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
“趙充國很能堅持真理”
陳寔等人的做法證實: “人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改造的”
對曹操不能“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張賓獻策說明: “分析方法是極重要的”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的梁武帝
“再讀此傳,為之神往”的勇將陳慶之
“我黨干部應學韋睿作風”
“景宗亦豪杰哉”
傅說、呂望比“馬周才德,迥乎遠矣”
王勃的詩文, “反映當時封建盛時的社會動態(tài),很可以讀”
徐有功“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朱敬則,政治家、歷史家”
姚崇的“十條政治綱領,古今少見”
“吾疑趙風子、劉七遠走,并未死也”
鄒容“提出了一個民主革命的簡單綱領”
毛澤東批注的歷史戰(zhàn)例
孫臏“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
臧質“一解汝南之圍,二勝盱眙之敵,三克劉劭之逆”
劉或“內線作戰(zhàn),以寡對眾,以弱敵強”而取勝, “可謂奇矣”
后唐滅梁說明:“審機獨斷,往往成功”
契丹善用“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戰(zhàn)術
毛澤東的“古為今用”幾例,
歷代農民起義的經驗證明,革命不能“沒有鞏固的根據地”
“《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
《登徒子好色賦》是“顛倒是非”的詭辯典型
郭嘉“多謀善斷,重點在‘謀’字上”
讀《呂蒙傳》, “公安于警應成為有文有武的人”
《黃瓊傳》、《李固傳》“送劉、周、鄧、彭一閱”
《觸詟說趙太后》說明: “不注意嚴格要求我們的子女,他們也會變質”
寄史學家以厚望,
“你的史論、史劇有大益于中國人民”
“中國需要一部通史”
“想作民族史,這是很好的”
《永昌演義》如按“新歷史觀點加以改造,極有教育人民的作用”
建議以“歷史唯物主義作觀察歷史的方法論”
周谷城的《世界通史》,“還是要讓他寫下去”
“不批判神學,就不能寫好哲學史,也不能寫好文學史或世界史”
“要對姚雪垠加以保護,讓他把書寫完”
唯物史觀“不能求之于世界觀已經固定之老先生們”
全黨都要“學點歷史”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