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民,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哲學系副主任、主任(1986-1995),《復旦學報》(社科版)主編(1995年起迄今)。1965年復旦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yè),師從全增嘏先生。長期從事西方哲學教學與科研,發(fā)表論著一百五十余萬字。合作論著《西方哲學史》、《薩特其人及其人學》、《當代西方學術思潮》、《西方哲學多維透視》、《古希臘哲學》等。主編譯著《弗洛姆著作精選》、《新哲學詞典》、《二十世紀歐洲大陸哲學經典文本》等。發(fā)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復旦學報》、《學術月刊》、《文匯報》等核心報刊上的學術論文有百余篇。朱新民,1975年入復旦大學哲學系.師從全增嘏先生攻讀外國哲學史,曾任復旦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副主任。1981年赴美留學,獲美國麻省大學哲學碩士。1986年再度赴美,在美國范德比爾大學師從麥金太爾研究西方后現(xiàn)代哲學,獲哲學博士。成為1949年之后獲得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的第一位大陸人士。伯恩斯坦(Richard J.Bernstein)是新學院大學的維拉里斯哲學教授和研究生院院長,其專長是美國實用主義、社會政治理論以及批判理論。他著有《實踐和行動》(1971)和《超越客觀主義和相對主義:科學,闡釋學和實踐》(1983),最近的著作有《弗洛伊德和摩西的煩惱傳奇》(1998)和《基本的罪惡:哲學審訊》(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