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經》是佛教典籍的匯編,又稱“藏經”、“三藏經”或“一切經”。它包括經藏、律藏、論藏三藏的內容。此外,還包括有關經、律、論的注釋和疏解等“藏外典籍”。大藏經的編纂,始于釋迦牟尼涅槃不久,弟子們?yōu)楸4嫠恼f教,統(tǒng)一人們對佛法的見解和認識,通過會議方式的結集,形成一致公認的經、律、論內容。其后又增加了有關經、律、論的注釋和疏解等“藏外典籍”,成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類。自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但只有上座部的三藏比較完整地保存下來,其他部派的典籍除了在漢文譯本中保存一部分外,基本上都已散佚。早期的梵文經典只剩下少數零散貝葉本或紙寫本至今尚存,全部三藏已難窺全貌?,F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蒙文、滿文、西廈文、日文和巴利語系等,此外還有過契丹文大藏經的刻造,但尚未發(fā)現傳世的刻本?!洞蟛亟洝窔v來頗受佛教高僧大德及僧徒們關注。它不僅是僧徒學習和研究佛法的教材,還作為佛法的代表被無數信徒頂禮膜拜,也是文化研究者的必讀必藏之書。時至今日仍然散發(fā)出歷久彌新的智慧之光,給現代人以啟迪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