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導言
第一部分 古代世界
第1章 前希臘建筑
1.1 遠古史
1.2 埃及
1.3 古代近東地區(qū)
1.4 克里特島和邁錫尼
第2章 希臘
2.1 多立克柱式
2.2 多立克式神廟
2.3 帕提農神廟
2.4 愛奧尼柱式
2.5 愛奧尼神廟
2.6 場地規(guī)劃
2.7 后期的希臘建筑
2.8 科林斯柱式
2.9 希臘化時期的趨向
2.10 民用建筑
2.11 城市規(guī)劃
第3章 羅馬
3.1 遠古羅馬:伊特魯里亞人
3.2 羅馬文明
3.3 結構的演變
3.4 廣場與政治生活
3.5 城市和市鎮(zhèn)生活
第二部分 中世紀
第4章 早期基督教與拜占庭建筑
4.1 西羅馬帝國的早期基督教建筑
4.2 拜占庭建筑
第5章 前羅馬風與羅馬風建筑
5.1 加洛林時期的前羅馬風建筑
5.2 羅馬風
第6章 伊斯蘭與西方
6.1 伊斯蘭建筑的起源
6.2 伊斯蘭建筑與拜占庭建筑
第7章 哥特建筑
7.1 哥特的意義
7.2 法國的哥特建筑
7.3 英國的哥特建筑
7.4 歐洲的晚期哥特建筑
第三部分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
第8章 文藝復興
8.1 意大利
8.2 法國、西班牙和英格蘭
第9章 巴洛克
9.1 意大利的巴洛克藝術
9.2 17世紀的法國
9.3 德國和奧地利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
9.4 西班牙和其他地方的巴洛克和洛可可
9.5 17世紀的英格蘭
第四部分 現(xiàn)代世界
第10章 十八世紀建筑
10.1 歷史地位
10.2 理性時代與英國浪漫主義
10.3 18世紀的法國
10.4 英國的激進與空想的新古典主義
第11章 十九世紀建筑
11.1 建筑學的困境
11.2 國際新古典主義
11.3 巴黎美術學院
11.4 維多利亞哥特式
11.5 技術的建筑學
第12章 現(xiàn)代建筑
12.1 現(xiàn)代建筑的誕生
12.2 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19世紀先驅者:維奧萊-勒-迪克和威廉·莫里斯
12.3 早期現(xiàn)代主義
12.4 盛期現(xiàn)代主義
12.5 后期現(xiàn)代主義
第13章 亞現(xiàn)代主義(至后現(xiàn)代主義)
13.1 傳統(tǒng)主義
13.2 傳統(tǒng)主義的現(xiàn)代(和裝飾派藝術)
13.3 另類現(xiàn)代主義或反現(xiàn)代主義
13.4 后現(xiàn)代主義
第14章 現(xiàn)代主義:近幾十年的更新與超多樣性
14.1 新現(xiàn)代主義的極端:高技派
14.2 新現(xiàn)代主義的對立:關于解構主義
14.3 另一種替代策略:場所、時間和記憶
術語表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