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唐代中土密宗高僧譜傳
02明代老學研究
03春秋戰(zhàn)國思想史話 晚明思…
04曾子學刊(第六輯)
05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
06自然和人:近代中國兩個觀…
07近思錄釋疑 近思續(xù)錄 海…
08老子研究:文本、思想與流…
09帛書道德經(jīng)甄辨(下)
10曾子學刊(第五輯)
郭永進 著
《道德經(jīng)》是人類迄今仍所共仰的不朽經(jīng)典,是中華文化貢獻給全世界的智慧源泉…
可購
張延生,張震 著
這是作者一生研究《周易》的精華所在。 作者探索出一套獨特而簡易有效的,與…
于丹 著
和于丹一起,在莊子的汪洋恣肆中,感受自然人格的自我超越,心靈邀游。 莊子…
李仁東
李贄是中國明代偉大的思想家,堪稱是泉州“亮麗的文化名片&rdq…
和于丹一起,從孔子的簡約樸素中,領略社會人格的自我實現(xiàn)、以身踐行。 《論…
藍學會,鄭振銘 繪;虞勁松,整理,張衛(wèi)國…
《論語》是記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鄭振銘,藍學會 繪;張葆全,選釋,陶紅 譯…
《大學》和《中庸》是儒家的兩部重要經(jīng)典,是光耀千秋的文化瑰寶,對古代中國…
王雪峰,陶朝來,呂鵬 繪;王專,釋析,覃…
《三字經(jīng)》是中國古代家喻戶曉的兒童啟蒙教育經(jīng)典。全文雖僅1134字,內(nèi)容卻豐…
孫秀昌 著
本書由作者近年來撰寫的有關孔子研究的文章輯錄而成,共分三部分:輯一為審問…
鞏曰國
本書在探究《管子》早期傳本的基礎上,分宋本系統(tǒng)、明劉績《管子補注》本系統(tǒng)…
(明)楊起元
陽明學并不止步于王陽明,晚明儒者們曾從王陽明留下的那些經(jīng)典命題出發(fā), 演…
黃玉順
本稿件內(nèi)含文章的種類不一,有錄音整理的對話論壇研討稿,有論文稿,有研究綜…
(明)方獻夫
方獻夫(1485—1544),字叔賢,號西樵。明正德、嘉靖間人,以參與“大禮議”…
鄒安華
自荊門郭店楚簡《道德經(jīng)》出土以來,這部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舉世奇書得以…
顏炳罡 著
本書為儒家文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編《儒家文明論壇》的第二期。由山東大學顏炳罡教…
趙春潔
暫缺簡介...
暫缺作者
一部從經(jīng)學、小學和??瘜W角度研究《周易》、《尚書》、《詩經(jīng)》等中國古代經(jīng)…
方遙
《鬼谷子(典藏版閱讀無障礙本)(精)》共二十一篇,其中的轉丸,已失傳。該…
關瑞琳,尹紅,劉榮 繪;樊華杰,釋析,韋…
《朱子治家格言》是中國清代以來一篇影響巨大的家訓,作者朱用純以修身、齊家…
尹紅,關瑞琳,賴俊妃,楊陽 繪;樊華杰,…
《弟子規(guī)》是一部成書于清朝并廣為流傳的兒童啟蒙讀物,該書為清朝康熙年間秀…
龐樸 編
[美] 魏家倫 著
《晚明地方社會中的禮法與騷動(管志道從先維俗議研究)》以管志道(1536—1…
張永路 著
習總書記于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明確指出:…
楊樹軍 著
這是一個積極有為的時代,如果我們的運氣總是一般,我們該何以釋懷?我們有不…
胡蘭成 著;小北 譯
《易經(jīng)與老子》是胡蘭成到日本后撰寫的講解《易經(jīng)》與《老子》的重要著作,也…
李叔同 著
由李叔同著《李叔同談人生》輯錄了一代大師李叔同先生在出世前后與朋友、家人…
劉國平 著
中國古代哲學把世界理解為生成的,從道生成一元之氣,元氣是生成的本能,是存…
吳震
本書以對“現(xiàn)成良知”之態(tài)度及相應之工夫論為線索,比較全面地評述了陽明后學…
劉桂榮 著
《論荀輯要》是歷代中國學者和國外學者對荀子以及荀子思想進行研究的資料匯編…
[清] 顧沅 著
《圣廟祀典圖考》為清人顧沅編撰、孔繼堯繪圖,共五卷,收錄孔子及由漢至清歷…
張豈之 編
《中國思想史(修訂本)》講述了思想史是人類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史。確切地說,思…
鄧曉芒 著
本書把人性的特點作為探討的主題,如真誠、羞愧、自尊、虛偽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分…
陳默
研究方法是通達研究目的地的途徑,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使我們得出不同的結論。…
劉仲宇 著
本書闡述了中國傳統(tǒng)的主要宗教和文化體系儒釋道三教對中國民間風俗的影響,指…
這部書匯集了吳震教授近十年來所寫的有關儒學思想的10片論文,在此共分為先秦…
藏明,孫開泰 著
鄒衍的自然觀是在對鄒衍思想進行總體把握的基礎上總結形成的,以往的哲學史、…
李保正 著
《國學經(jīng)典通俗讀本 40句讀懂老子:現(xiàn)代人讀》是一本關于《老子》的普及性讀…
鄭奎飛 著
本書是一部伏義文明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專著。作者通過對伏義的多年研究,發(fā)現(xiàn)真…
荀子,名況,時人尊稱荀卿(亦作“孫卿”“孫子”“郇卿”“荀卿子”“郇卿子…